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教科文卫办公室主任 刘玉芳
近年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按照“跟上趟、扛起事、拿准度”的工作要求,以首善标准立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补齐公共卫生领域法治短板。以人民群众是否获得公平优质的急救服务为导向修订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规定急救号码统一为120、实行急救和非急救转运分类管理、公共场所配备AED等急救设备,持续推动院前急救服务体系改革和服务水平提升。加快公共卫生领域立法修法步伐,协同完成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多部法规立法工作。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夯实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法治基础。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推动17项配套政策措施出台,拆除阻碍成果转化“篱笆墙”,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是坚持文化自信,依法守护好北京的“金名片”。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完善了以代表性项目名录为核心、实施分类保护的措施,发挥科技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推进中轴线保护立法,突出中轴线保护对于中国和世界的特殊普遍价值,有力助推申遗工作。
四是围绕热点难点,为首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动力。紧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议案办理、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监督方式推动学前教育向均衡、普惠、高质量方向发展。督促政府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