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人大资料 > 《人大理论与实践》会刊 > 202202-03期 > 目录

以首善标准做好新时代代表“家站”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日期:2022-10-31 来源: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史健

  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以下简称代表家站)是闭会期间市、区人大常委会及人大街工委、乡镇人大联系人大代表的工作平台,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履职平台。加强代表家站建设,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接受群众监督,更好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基础。
  本届以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领导下,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将代表家站建设作为进一步发挥好代表主体作用,密切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基础载体和重要抓手,积极推进代表家站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效发挥代表家站平台功能作用,让民声、民意、民智通过人大代表进入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一、北京市加强代表家站工作的新实践
  本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善民主表达平台,拓宽民意反映渠道,聚焦“全覆盖建好家站”“规范化管好家站”“常态化用好家站”,运用“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探索人大代表“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履职制度,推动家站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
  1.全覆盖建好家站
  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代表家站建设和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系统研究了新时代推进家站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汇总整理了全市各区代表家站建设的基本情况,细致总结了工作经验、特色亮点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坚持因地制宜、就近就便、集约高效原则,根据人口分布和选区划分情况,推进街道(乡镇)人大代表之家、社区(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明确功能定位、规范标准职责,实现代表履职阵地全覆盖”的建设总思路。
  2019年11月7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主任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的职责定位进行了清晰的规定:
  代表之家一般设立在街道、乡镇,主要用于闭会期间市、区人大常委会及人大街工委、乡镇人大联系人大代表,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之间进行工作联系。
  代表联络站一般设立在社区、村或者选区,也可根据需要在其他适当的地方设立,主要用于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接待辖区群众、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群众监督。
  在市人大常委会统筹谋划和各区人大常委会协同推进下,家站建设在全市有序推开。目前,全市各区在街道、乡镇设立代表之家340个,在社区、村或选区设立代表联络站2938个,实现了在全市街道、乡镇、(村)社区等行政区域内的全覆盖,为闭会期间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家站平台作用夯实了工作基础。当下,已经嵌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代表家站,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让接地气、冒热气的基层声音通过人大代表直通决策过程。
  2.规范化管好家站
  代表家站要长效运行、有效运行离不开有力有效的机制保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功能定位、职责分工、制度机制、服务保障等几个方面就家站建设提出了规范化工作意见。2019年,在通州区梨园镇召开的全市代表家站工作现场交流会。会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做部署讲话,动员指导各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市委第五次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市家站建设工作迈出新步伐。
  各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工作要求,不断规范完善工作制度,精心制定工作计划,持续推进代表家站规范化建设。“有地议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成了所有代表家站的硬性标准,规章制度上墙、工作流程上墙、代表信息上墙、代表建议留档、群众意见归档、代表述职留痕等都是代表家站的“规定动作”。譬如,东城区建立“四个定期”活动机制,确保家站活动规范化常态化;石景山区形成“1+N”功能体系,代表联系群众的基本职能与家站基本功能紧密结合;密云区提出“五个有、五公开、五到位和五定期”来完善建设和开展活动,切实把家站阵地筑牢用好。
  3.常态化用好家站
  全覆盖建好家站、规范化管好家站,最终是为了常态化用好家站。各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任务、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活动,让家站有事干、干得实,家站活动亮点纷呈,充满活力。
  2019年,全市围绕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万名代表下基层,全民参与修条例”活动,整个过程特别强化了“人大代表进家站”要求,突出了代表家站所扮演的“履职阵地”作用,积极发挥了代表家站汇聚民意民智、提高立法质效的功能,不仅保障立法之路满载民意,也为人大议题和代表履职在代表家站双“下沉”探索了新的路径。此后,凡是关系老百姓房前屋后、楼里楼外、身左身右的法规草案都开始走进代表家站。
  2022年,代表家站又在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执法检查中大显身手,一万余名人大代表再一次带着调查问卷来到代表家站,听民意、摸实情、找问题、谋对策。这次开门监督不止有家站的千场“吐槽会”、万份反馈单,还有一百多场问题督办会,人大代表、辖区群众在代表之家现场听取政府部门改进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施工图。
  为了更好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北京正在推进代表“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工作格局,代表每月带着市、区人大立法监督议题“进站”联系群众、听取意见,每季度带着问题“回家”学习充电、提升能力,每年带着履职成绩单向原选区或选举单位述职、接受监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确保人民找得到、阵地用得上、效果看得见。
  二、代表家站工作中面临的困难
  代表家站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距离以首善标准做好新时代北京人大工作还有提升的空间。在具体实践中,受工作人员力量不足等因素影响,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1.部分家站活动创新性有待加强
  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的方式主要有在联络站内接待选民的“接访式”,有专题调研、视察检查的“约访式”,有在街头巷尾、社区内外走访群众的“下访式”。近几年,虽然有一些代表家站组织代表穿街过巷、进村入户开展调研、走访群众,但是在联络站内接待选民的“接访式”还是占了大多数,距离“鼓励人大街工委、乡镇人大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还有一定差距。
  2.家站的宣传效果尚需提高
  一方面,代表家站的牌子不容易引起来往群众的关注,一些群众没有去过代表家站,对家站活动更是知之甚少。另一方面,相关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家站的社会知晓度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有的群众对代表家站的布局设置、活动时间、职能作用了解不深,有的群众甚至是领导干部搞不清楚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的区别,有的群众错误地把代表家站等同于“信访接待站”。
  3.一些家站工作人员力量不足
  街道层面一般由党工委书记兼任人大街工委书记,人大工作往往放在党群办,有的街道不设专人负责人大工作。社区层面一般由社区书记或副书记担任代表联络站的联络员,统筹联络站活动。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基层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相关工作人员组织家站活动的时间和精力比较有限。
  三、新时代进一步做好代表家站工作的思考
  以首善标准做好新时代北京人大工作,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使代表参与有内容、家站日常有活动、基层民主有活力,需要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规律、探索创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代表家站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
  做好代表家站工作要增强政治担当,深化思想认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市委第五次、第六次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刻理解建设代表家站的初衷,通过建站进站,加强代表与群众的联系,鼓励代表常进家站、常驻家站,问效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增强人大工作接地气的广度、察民情的深度、聚民智的精度、惠民生的力度,让人民群众在切身参与和日常收获中感受着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2.丰富代表家站活动方式
  从全国范围看,浙江、辽宁等地把联系群众的窗口延伸到田间地头、广场、公园;甘肃敦煌在人流最集中、问题最突出、矛盾最尖锐的地方设立“代表联络点”;河北正定、山东高唐把代表联络站设在大集上,组织代表赶集“摆摊”。这些活动方式,都为我们丰富代表家站活动方式提供了有益借鉴。一要“固定式”和“流动式”相结合。建立代表联络站的初衷就是方便群众找到代表,方便代表联系群众。因此,要以固定场所的代表联络站为基础,根据工作需要,在一些行政区域范围较大的乡镇、街道,拓展和延伸代表联络站的设置方式,因地制宜设立流动站点,使代表家站覆盖更加广泛、群众进站更加便捷、活动更易开展。二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补充。群众的工作性质、忙闲时间、参政热情、表达能力等都各不相同,想要全面精准地了解社情民意,需要代表既立足代表联络站“坐堂接诊”,又要积极走出去,采取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方式“主动出诊”,这样的方式在一些代表家站已经进行了尝试,还需要加大覆盖面,从而保证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广泛、内容更丰富,更能代表群众利益。三要“实体站”和“网上站”相呼应。朝阳区针对年轻选民特点,开设“网上代表工作室”,形成“家站网”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实现实体与网上工作室“双轮驱动”。市人大常委会也在抓紧推进网上代表家站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全面正式运行,届时,“实体站”和“网上站”相互呼应,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保障人大工作“总在线”,代表履职“不打烊”。
  3.进一步提高家站工作实效
  代表家站的生命力在于群众的认可,让群众得到实惠、看到实效是家站工作的重头戏。一要增加代表和议题进家站的频次。要通过源源不断的活动为家站带来十足的活力,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在这里“沉浸式”参与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依托家站征求民生实事项目、专题询问进家站、预算审计进家站、普法宣传进家站、公益诉讼进家站等都是下一步可以尝试和探索的。二要完善处理机制,不断健全群众反映事项的受理、分析、交办、督办、反馈等处理工作链。要根据反映事项的性质、涉及的职权范围等进行分级分类处理,能够作为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的,分级按照不同的职责,按程序转交有关机关处理;不能作为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的,属于信访及其他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处理的事项,引导群众通过相应的程序和渠道进行解决。要抓实抓细各个环节的工作,立足为群众解决问题,确保处理结果及时向选民群众和相关代表做好反馈,真正做到“群众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管、管了有效果”。三要更加关注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这些急难愁盼问题,在某个政府部门眼里可能是“小事情”,由于跨部门合作有难度,便让这些“小事情”成了久拖不决的问题。代表家站为代表履职提供了平台,助推政府相关部门合作解决。
  4.加大家站工作宣传力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加大宣传力度是做好新时代家站工作的必要环节。一要继续强化舆论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要善于借助媒体,通过提前公开活动信息、追踪报道活动成果等,扩大代表家站的社会知晓度,吸引群众踊跃进站反映诉求。加大信息公开程度,方便群众找到代表家站的联系方式和工作人员,方便群众了解家站的工作实效。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代表履职事迹,形成全社会尊重代表权利、支持代表履职的社会环境。二要重点加强对家站功能的宣传。很多群众把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混为一谈,一些领导干部也对代表之家“一般设立在街道、乡镇,主要用于联系人大代表”、代表联络站“一般设立在社区、村或者选区,主要用于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接待辖区群众”区分不清,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三要打造精品。各区要结合实际,在现有基础上,注重培育典型、打造亮点,每个区都要推出1到2个特色鲜明的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样板。全市要统筹谋划,创制文化标识,打造精品亮点,设计精品线路,让代表家站火起来、亮起来。四要继续完善硬件设施。对于选址偏僻地段的代表联络站,要尽量进行调整,方便群众看到站、找到站、能进站。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提高代表家站接待群众的环境,让代表和群众切实感受到“回家”的温馨。
  5.加强家站工作人员梯队建设
  在现有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情况下,必须把代表家站联络员培养作为人员梯队建设的重点。联络员是为代表履职服务的,联络员具备的专业性,使其在必要时可帮助代表选择适当的履职手段,从而助推家站作用的充分发挥。履职意愿、时间和专业能力是代表履职必备的三要素,当其中的某个要素代表自身无法满足时,可以由联络员来弥补。联络员与代表的配合,就像齿轮与轴承的配合缺一不可。在家站实践中,很多做的好的家站正是因为联络员和代表的密切配合,才让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颇具实效。一要配强一名专职联络员。对专职联络员加强人大工作业务培训,并尽量保持该联络员工作的稳定性。二要配备一定数额(10人左右)的兼职联络员。可以优先考虑街道、社区中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群众威望高、有空余时间的退休党员干部、小巷管家、楼门长、志愿者等,协助联络员完成工作。三要加强代表家站和市、区人大机关的联动。可以通过“结对子”等方式,从市、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中适当安排懂业务、素质高的同志,定期到家站蹲点坐班、蹲点调研,加强双向沟通。
  (作者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北京人大》编辑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