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人大资料 > 《人大理论与实践》会刊 > 202003-04期 > 专题关注

关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静态交通建设的调研报告

日期:2021-01-11 来源: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市人大常委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办公室

  为协助做好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发挥人大优势,体现人民意愿,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针对本市静态交通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结合本年度物业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工作,采取协调开展、同步推进的方式,对城六区及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等12个区的45个物业小区停车自治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邀请人大代表参与23人次。同时采取书面调研的方式,与市交通委进行对接,沟通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编制进展情况,了解我市静态交通建设工作。

  一、静态交通建设情况

  近年来,全市道路停车改革全面推进,各区全面实行道路停车电子收费,纳入政府非税收入和规范管理,16区及亦庄开发区施划道路停车位6.1万个,视频设备覆盖率达到77.2%,逐步树立了“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观念,实现“人工现金收费模式”向“电子收费模式”、“经营性收费”向“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转变。建成五棵松地下停车场和国学中心地下停车场,推进城六区和通州区29个居住区停车设施建设项目,推进燕房线、S1线5处配套P+R停车场建设,合理增加停车设施供给。

  二、存在问题

  一是停车资源挖潜利用还不够充分。部分停车设施因管理不到位,仍存在闲置、私自占用、挪作他用等现象,社会单位等公共建筑配建停车泊位利用水平不高,错时共享停车方式覆盖面仍然有限,小区内车辆无处停,公建内车位无车停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停车管理智能化、信息化运用能力还不足。全市停车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尚未建成,各类停车场,尤其是社会化停车场资源信息共享还不及时、不充分,互联网、5G、北斗系统及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在静态交通领域的使用还很欠缺。三是违停执法手段和力度还需加强。在道路停车电子收费实施后,衍生出车位外停车、遮挡号牌停车等新的违停方式,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和停车秩序。胡同内乱停车情况依然存在,如农光东里社区东门路段,原本的两车道,被违规车辆侵占成一条车道,造成双向错车困难,极易造成交通拥堵。

  三、意见建议

  一是完善停车管理配套措施。要定期对《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及停车相关管理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结合新生问题和停车管理需求适时进行修订与完善。研究制定好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鼓励政策,进一步完善驻车换乘停车场运营管理相关政策。

  二是推进停车资源扩容增效。要继续挖潜现有停车资源,推进地下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的有效利用。在保障安全管理和基本通行的前提下,可在小区周边适当设置道路限时停车泊位,满足居民夜间停放需求。对医院、学校周边等潮汐化特点明显的路段,设置即停即走、短时停靠等临时车位,降低对道路交通的干扰。提高错时共享车位的开发力度,鼓励社会单位有偿提供夜间闲置车位。

  三是提升停车系统科技含量。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整合停车资源,实现功能扩展,建成全市统一的停车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有效管理运行道路、公共停车场、驻车换乘停车场、专用停车场停车资源。结合车载、手机地图导航功能,实现车位提前推送、入门预定等功能,促进停车资源更加合理化运用。

  四是加强违停执法查处力度。探索整合道路停车电子收费监控设施数据和属地监控设备等视频资源与公安交管部门系统进行对接,作为违法停车非现场执法的有效补充,提高科技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居住区、商业区、学校、医院周边等道路、胡同违法停车的查处力度,严格执行“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