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人大资料 > 人大常委会公报 >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公报2022年 第6号

关于落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对《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实施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按照《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对“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实施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京常审字〔2021〕2号)(以下简称《审议意见》),市政府责成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公安局等单位认真落实各项建议,加强问题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照意见建议,切实补齐医院安全秩序管理短板
  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公安局就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指出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梳理,制定了方案,将整改工作纳入各级落实《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领导小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推动,相关部门制定措施;按照一体遵循、确保法规持续、高效实施的要求,坚持将加强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整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作为2022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全面加强对贯彻落实《规定》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将检查组指出的问题一一整改到位,将检查组提出的建议一一落实到位。全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公安机关、各医院,采取召开党委会、办公会等形式,认真传达学习执法检查报告,确保检查组提出的各项意见建议整改到位。
  (一)强化机制建设,增强自觉落实意识。围绕落实《审议意见》提出的意见建议,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要安全”和“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重要指示的高度,深刻认识贯彻落实《规定》的重要性,把加强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机制建设作为增强自觉落实的重要抓手。
  一是协作机制。全面强化医地协同,市区卫生健康委、各医院举办者、各医院按照行业管理、属地管理原则,加强与公安机关、属地党委政府的协调协作,做到综合施策。
  二是预防机制。依托“雪亮工程”将重点人员列入医院人脸识别系统黑名单,做到第一时间预警,对扬言报复等行为实现公安干警、医院保卫干部、医患办公室工作人员、一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知晓和防范。
  三是保障机制。以医院举办者和医院为主体,及时、足额保障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对安防设施设备更新迭代的支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投入1500万元,建成全国首家医院安全智慧保障平台。
  四是宣传机制。结合重要文件出台、先进单位个人评选表彰等,召开媒体沟通会,加强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沟通,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加强医院安全秩序法规和成效宣传,形成尊医重卫氛围。
  五是监督机制。建立并落实医院自查、各区普查、全市抽查、专家督查、联合检查、委托第三方暗访相结合的“五查一访”监督检查机制。2022年8月,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围绕贯彻落实《规定》,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护航平安医院”专项行动,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公安局领导亲自带队,对全市在诊的279家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了摸底式、调研式、交流式全覆盖联合督导检查,共发现6大类15项482件问题,已现场督促整改222件。通过监督检查,推动属地政府、部门、医院举办者责任和医院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二)依法履行职责,推动法规落地落实。围绕履行职责,将法规落实到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牵头,制定印发《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规范》《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医院禁限带物品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医院保安服务规范》等制度和文件。
  一是加强统筹,提高经费保障标准。市卫生健康委下发文件,明确将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资金的30%用于医院安保工作。西城区卫生健康委针对二级医院财力受限问题,为11家二级医院申领安检设备购置经费1100多万元。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开业,投入资金2465万元用于安保项目。东直门医院2022年投入资金1250万元用于安防设施升级改造。据统计,2021年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投入资金4.98亿元用于安防体系建设和安保、安检人员相关费用,2022年投入资金5.47亿元,增幅9.84%。
  二是分类指导,强化安全风险评估。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公安局联动,组织加强信访、接诉即办、医疗纠纷、舆情事件等分析研究,组织开展重点矛盾纠纷排查,适时掌握和化解风险。2022年6月,航空总医院发生一起宫外孕妇女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家属扬言暴力伤医和制造舆情,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公安局协同指导医院做好处置工作,有力避免了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
  三是超前谋划,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公安局配合,将医院安全保卫信息平台纳入政务云统筹建设,设计了多个应用场景,定期汇聚公安、12345、医院上报数据,形成动态更新的涉医高风险人员信息库,实现涉医高风险人群的收集、甄别、精细化划分、共享、反馈、再共享的闭环管理模式。已在35家医院推行使用,已有115人因涉医事件被记入涉医高风险人员库,记录253716人次入院,检测出人员状态异常2285人,发现涉医高风险人员270人次。该平台有望2022年底正式交付使用,实现全市互联互通。
  (三)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参照《规定》等相关文件,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和医院举办者,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持续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一是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市三级医院均成立了专职保卫机构,二级医院配备了专职保卫工作人员,二级以上医院聘用安保人员9441人,符合安保人员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的3‰的标准,其中安检员达到1655人(女安检员1154人)。
  二是加强医院安全管理能力培训。市公安局牵头组织开展了全市涉医突出问题医警联动应急处置比武竞赛。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制作了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指引视频,邀请北京市安防协会、市公安局内保局多位专家,组织全市医院160余名安全保卫骨干,开展线上、线下安全检查和智慧安防业务培训。各医院完成了一年两次的医务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医务人员对法规的认知和对安防设备的使用水平明显提升。
  三是全面加强安检工作。结合疫情防控给医院带来的新考验,各医院把安检与疫情防控测温验码等工作结合起来。全市已有285家医院开展了安检,二级以上医院实现全覆盖;已有276家医院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245家医院与公安机关实现联网,覆盖率达98.9%;105家医院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大兴区卫生健康委在全区推行一级以上医院安检,实现全区各级医院安检全覆盖。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1日全市查出违禁品42万多件次,其中各类刀具10万多件,有力降低了暴力伤医的风险。
  四是加强医院警务室建设。重点强化医院警务室规范建设、医警联动建设、警务室负责人兼任医院安保党支部副书记等工作。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和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医院警务室负责人兼任医院治安保卫部门党组织副书记的实施意见》,已经有79家医院警务室负责人兼任了安保党支部副书记,达标率为80%。市公安局出台了《北京市公安局医院警务室工作规范》,医院警务室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公安局,区卫生健康委和区公安分局,医院和属地派出所“三级联席会议”机制持续发挥作用,加大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力度。建立按月通报制度,对各医院落实《规定》情况进行通报讲评,对发现的短板和弱项及时督导整改。截至目前,279家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医院警务室,专职院警达到600余人,警务室建设率已达90%以上,院警基本满足医院安保工作的需要。根据统计,两年来,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对违法犯罪“零容忍”,重拳出击,打击涉医违法犯罪92人,有力保证了医院安全和医务人员安全。
  五是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按照《审议意见》和辛崇阳等委员的意见,注重在创造医患交流沟通机制方面下工夫。结合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和《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以医德医风建设为突破口,坚持畅通医患沟通渠道。各二级以上医院畅通对外咨询服务电话,配备专兼职接线人员1839名,275家二级以上医院开展医学人文培训,将服务窗口、保安工勤等人员纳入培训范围,提高工作人员沟通交流能力,确保态度和蔼、服务规范;组织开展《医院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2021-2024年)》构建打击“红包”“回扣”等行风问题的长效机制,采取主题教育形式组织全市医院开展行风建设培训3792场次、176872人次参加,开展警示教育2841场次、246616人次参加,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坚持预防为主,多措并举维护安全。针对疫情持续多点散发、其他地区接连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给北京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带来的压力,坚持预防为主与综合治理并重,采取多项务实举措确保医院和医护人员安全。
  一是持续改善就医环境。制定改善就医、为群众办实事计划,出台52项为民服务具体措施。印发《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组织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建立非急诊全面预约常态机制,三级医院分时段预约挂号已精确到30分钟,核磁、CT、超声等大型检查全部实现分时段预约;107家三级医院在重点科室候诊区域应用了电子叫号系统,候诊秩序全面改善;慢病患者开药量放宽到三个月,市民到医院就诊交叉感染风险下降;通过百度地图APP、百度APP、高德地图APP等向社会发布就医指引,加强急诊就医引导服务,增加急诊科室设置,扩大急诊空间,设置临时过渡病房,增加急诊接诊能力;印发《北京市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规范医疗行为。
  二是持续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公安局联合,持续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发挥医疗责任保险和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的作用,3472家医院投保医疗责任保险1.143亿元,完成理赔案935件、赔款7635万元;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年结案2436件,其中协议结案1364件,调解赔付1.6亿元,患方满意率达95%;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受理办理群众通过接诉即办和信访举报等渠道咨询、建议、投诉工单19万余件,响应率达到98.58%、解决率达到90.62%、满意率达到92.64%,有力避免了医患矛盾纠纷复杂化和扩大化。
  三是持续强化医院周边社会综合治理。依托市平安医院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政法、卫生健康、公安、司法等部门之间、属地党委政府之间的协同联动,全市公安机关将医院安保工作体系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结合起来,加大对医院院区及周边地区巡逻管控力度,以及对号贩子等涉医违法犯罪、扰序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处置不稳定因素类诉求104件,未发生处置不及时所导致的恶性事件。
  (五)加强普法宣传,营造尊医重卫氛围。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面临救死扶伤和院感防控等重大考验,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围绕落实《规定》,坚持把贯彻执行法规与宣扬医务人员一心为了人民健康、践行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召开了贯彻落实《规定》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和《北京市医院禁止、限制携带物品名录》发布媒体沟通会;利用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就《规定》进行解读;制作宣传展板、海报、通告等6种宣传材料,编写《贯彻落实〈规定〉30问》手册,组织医院通过张贴悬挂标语口号、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等方式,强化对社会和患者、家属的宣传;结合贯彻落实工作进展情况,撰写工作动态、学术文章、经验材料等在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发表;加大对医务人员抗疫精神、援疆援藏援蒙和优秀医务工作者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据不完全统计,主流媒体发布“北京医院安全秩序”相关信息16026条,《本市已有257家医院实施安检》《北京市加强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成绩斐然》《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强力培养安保工作“明白人”》等一大批优质稿件的阅读量超过1.2亿人次。
  二、持续巩固提升,推动贯彻落实《规定》工作向纵深发展
  医院安全秩序关系医务人员生命安全和人格尊严,关系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关系人民健康福祉。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贯彻落实《规定》执法检查一年来,在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指导下,我们认真抓好整改工作,提升管理质量水平,有力避免了暴力伤医等事件发生。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持续推广北京经验,浙江、江苏、黑龙江等省市到京参观见学;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持续给予了突出报道。但是,贯彻落实法规是一个持久过程,必须“须臾不可放松”。按照“时时放心不下”的要求再接再厉,持续加强和改进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
  (一)强化沟通交流协作。以推进“平安医院”“平安北京”建设为主线,建立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保障体系、出台政策标准。总结其他行业和外省市加强改进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方面的经验,构建同向发力的整体工作格局。
  (二)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强化医院警务室规范建设,将医院警务室建设、改造纳入各地医院新建、改造范围,进行同研究、同规划、同施工、同验收,确保应建尽建,全面保障。强化安全检查工作,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和《北京市医院禁止、限制携带物品名录》,完善和优化安检设施,实现人物同检、应检尽检。强化源头管理,全面改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信访和接诉即办工作,加强纠纷调解工作,加强不良事件应急处置,降低医疗纠纷、服务态度引发的风险。
  (三)强化监督执法效率。坚持和完善单位自查、各区普查、全市抽查、专家督查、联合检查和委托第三方暗访的“五查一访”监督检查机制。将受到行政和刑事处罚的涉医违法犯罪人员,纳入诚信体系,加强行为管控。总结海淀、昌平、房山公安分局经验,研究制定医院行政执法指引和工作细则,指导全市充分运用行政执法手段,对拒不落实《规定》和落实《规定》不到位的医院,实施行政处罚,增强落实《规定》的刚性。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