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人大资料 > 人大常委会公报 >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公报2020年 第4号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北京市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2020年7月29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北京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京朴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为配合本次会议审查和批准北京市2019年市级决算,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于6月19日召开了第二十二次(扩大)会议,依法听取了市财政局《关于北京市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的报告》和市审计局《关于北京市2019年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提出了关于北京市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的初步审查意见。初步审查意见及财政部门反馈的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已经印发市人大代表。7月2日至3日召开了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二十三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对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的审查结果,现报告如下:

  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中: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0.7亿元,下降1%,完成调整预算的101.8%,加中央返还及补助、区上解、政府债券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央专项转移支付收入等2103.7亿元,总收入5434.4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70.5亿元,下降6%,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加上解中央支出、对区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中央专项转移支付支出等2363.9亿元,总支出5434.4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12.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6%,加区上解、专项债务收入等1459.9亿元,总收入2372.8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48.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加专项债务转贷支出、债务还本等1324.4亿元,总支出2372.8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7.5亿元,完成预算的104.5%,加上年结转、中央转移支付收入等5.8亿元,总收入63.3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1.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0%,加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资金、中央转移支付支出等21.6亿元,总支出63.3亿元。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632.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4.6%;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663.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8%,年末滚存结余7410.8亿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9年市级决算情况总体是好的。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复杂环境变化影响,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着力强职能、保重点、促改革,为顺利完成各项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本次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市级决算草案。

  同时,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出,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和审计工作报告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支出政策存在部门化、碎片化现象,统筹力度有待加强,支出结构固化虽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部分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科学精准,一些项目预决算差异较大,个别单位部分项目执行进度缓慢、资金闲置;预算绩效管理仍需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与政策完善的衔接有待加强;政府投资计划与预算管理统筹衔接不够,部分项目与年初预算安排变动较大,成本管控制度不够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项目库建设仍需加强,部分债券资金存在闲置情况,局部性和结构性债务风险要引起足够重视。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审计部门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坚持审计监督全口径、全覆盖,不断加强支出预算和政策以及预算绩效管理的审计,重点反映了“两重”项目执行的绩效审计情况,揭示了市级预算和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民生等重点专项、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类,加强了对产生问题原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为做好市级决算审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深入贯彻中央、市委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财政预决算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全力做好支持保障,切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财政要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统筹用好财政政策和资金,聚焦支持重点产业,促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培育涵养优质财源。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不断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企业发展、扩大有效需求的动力。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落实好援企稳岗兜底等财税政策,发挥好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支持企业纾困发展、复工复产,着力稳企业保就业。确保中央特殊转移支付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支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机制。

  二、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统筹优化支出政策和支出结构

  深入贯彻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政策科学统筹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支出政策库。全面分类梳理现行支出政策,强化对拟出台的支出政策的研究论证,健全政策动态调整、完善、退出机制。把过“紧日子”作为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的契机,在打破结构固化上出实招、见真效,突出财政统筹、有保有压、聚力增效,聚焦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基层运转,科学合理调整支出项目。合理安排政府投资项目,区分轻重缓急,坚决取消低效、无效项目,集中财力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公共卫生、民生等重点领域。

  三、严格预算管理,建立健全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和项目库建设,提升预算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严格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落实财政部门组织责任,强化预算部门、单位主体责任,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把严把紧支出关口,严控预算调剂追加。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预算调整事项要依法报经人大审查批准。加快盘活财政存量资产资金,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强化政府投资的预算属性,切实推动政府投资计划与年度预算、债务资金的统筹衔接,做精做实投资项目前期准备,完善成本管控制度,确保资金效益发挥和政策落实。

  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政策实施效果

  落实中央、市委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要求,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深度融合,强化事前评估、事中跟踪监督和事后评价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健全绩效考评体系,规范细化预算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指标,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安排预算、改进管理挂钩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深化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建设。

  五、完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管好用好政府债券资金 

  统筹考虑财力状况、融资需求、偿债能力、债务风险等各方面因素,科学合理确定举债规模,严控财政风险。加强债务项目与预算、规划的统筹衔接,强化项目融资规模与收益之间平衡关系的测算,做实做细政府债务项目库,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快落实专项债券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的政策。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与化解机制,规范“借、用、管、还”各环节管理,强化风险指标监控,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规范新增债用途,坚决遏制隐性债务。

  六、持续强化审计整改,提升整改成效

  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意见和我市实施意见,切实抓好整改工作,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决议和审议意见要求,年底前报告整改情况并接受审议。完善整改长效机制,健全整改工作联动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对问题的综合分析和分类管理,将推动问题整改、严肃追责问责与推进改革、完善制度结合起来,确保整改到位、取得实效。建立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和完善支出政策挂钩机制。加大审计结果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二十三次(扩大)会议还听取并审议了市财政局《关于北京市202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今年1-6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23.6亿元,下降11.0%,完成年度预算的48.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92.7亿元,下降5.9%,完成年度预算的52.5%。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73.9亿元,增长24.2%,完成年度预算的69.5%;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736.5亿元,增长0.1%,完成年度预算的65.2%。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2亿元,下降87.2%,完成年度预算的11.1%;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5.7亿元,下降41.1%,完成年度预算的26.5%。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792.3亿元,下降21.1%,完成年度预算的35.4%;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905.5亿元,增长31.5%,完成年度预算的44.4%。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积极主动作为,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控疫情、稳增长、保民生、促发展”的积极作用,财政收入降幅呈现企稳回升态势,财政支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坚持有保有压,强化资金统筹,加强成本控制,为统筹推动首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应当清醒看到,财政收入形势严峻,财政平衡压力空前,下半年财政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相关工作,为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财税政策支持和综合财力保障。

  加强财政收入走势跟踪研判,强化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推动央地合作、跨区域协作,打好财源建设组合拳,努力组织好收入、培植好财源。统筹“四本预算”,运用综合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精准帮扶。统筹安排好下半年支出盘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严控预算追加和新的增支政策,增强财政政策资金保障合力。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提高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系统梳理转移支付政策和项目,加强分类管理、动态监控和清理整合,完善政策评估和退出机制,及时向人大通报转移支付重大政策变化情况。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与政府投资计划的统筹衔接,推动专项债券项目尽快落地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以上报告,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