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人大资料 > 人大常委会公报 >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公报2020年 第7号

关于推进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工作暨持续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议案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

  2019年5月30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工作暨“持续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京常审字〔2019〕4号)。市政府高度重视,委托市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围绕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发展大局,发挥市老龄委的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建设

  2018年,本市在石景山区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参保人员超过21万人,已有268名重度失能人员享受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支付护理服务费用385.7万元。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建立了包括试点方案、实施细则、配套管理办法在内的“1+1+8”政策体系;二是制定了失能评估标准、组建了评估队伍;三是针对护理需求制定了31项护理服务内容;四是建立了机构护理、居家上门护理、居家亲情护理待遇支付标准;五是引入了商业保险公司负责经办服务,包括护理机构协议管理、相关人员培训、政策咨询、组织失能评估、待遇支付、服务监管;六是初步建立了参保人员管理、财务管理、服务监管信息系统。2020年5月,国家医保局将石景山区纳入全国长期护理保险新增试点。市政府将“扩大长期护理险试点范围”纳入2020年重点工作,为积极稳妥推进本市长期护理保险扩大试点工作,拟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2020年在石景山区全域进行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的试点,为下一步在全市范围推广长期护理险积累经验。

  2016年,本市在海淀区开展商业性失能护理互助保险试点,是全国唯一的商业模式护理险试点,采取“个人投保+政府补贴”的形式,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和家庭、个人多方共担,互惠互利的长效机制,为实现居家养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有益尝试。2019年7月,针对试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海淀区提出提高保费补贴比例等建议,自2020年7月1日起将个人参保的补贴比例由20%提高到30%,进一步提升个人投保积极性。

  二、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2019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357.6万份,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包括免费体检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160.8万人,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189万人,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健康服务18.7万人次。制定《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地方标准,组织专家编辑培训教程。截至2019年底,我市民政部门已向社会公示评估机构名单,全面启动评估工作,全市共有83家评估机构,评估队伍800多人,完成评估15400人。

  (二)全力做好老年人疫情防控。将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将养老机构作为重点领域,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快速、扎实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在48小时内,完成600余家封闭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0%对接。坚持生命至上,优先保障老年患者转运,优先调动经验丰富的医护力量,全力做好老年患者特别是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救治。调整医疗、用药政策,为65岁以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家医签约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远程复诊、“送药上门”等服务。严格执行养老机构封闭管理,做到五个“暂停”,确保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零”感染目标实现。开通“北京市老年人健康关爱平台”,访问量18万余人次。

  (三)引导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基层。加大基层护理服务供给,市卫生健康委全面实施护士区域注册、护士电子化注册,下放护士注册管理层级,有效促进了护士人才流动和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基层,为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了人才保障。截至2019年底,全市7253名护士办理了多机构执业备案,其中具备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占51%,在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多机构执业的占84%。

  (四)推进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2019年,将压力性损伤护理、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坠积性肺炎护理、造口护理等长期护理项目纳入《北京市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项目目录(2019版)》,服务项目总数从25项增至39项。护理服务领域逐步从医疗机构向社区和家庭拓展,服务内容从疾病临床治疗向长期照护、慢病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方面延伸。2019年,15家试点医疗机构共提供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3.3万人次。

  (五)为重点人群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市残联在居家和社区康复服务的基础上,将服务重点转向居住偏远、残疾程度重、出门不方便的残疾人群,申请3000万财政专项资金设立市级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6000名肢体残疾人开展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由社会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组成的18家中标机构承担,260余名评估医生、800余名康复治疗师参与服务。2020年,市卫生健康委将采取购买服务方式,为本市户籍百岁老人提供居家护理、康复服务。

  (六)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全市共有9所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有60余所院校开设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工、医学等相关专业。将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群”等4个专业群纳入“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名单(首批共48个),连续三年对每个专业(群)给予500万左右财政资金支持。修订《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养老服务人才技能提升专项行动,2020年拟培训养老护理员1万名。

  (七)完善助老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与“青春伴夕阳”的融合和对接,为社区养老提供精准服务。成立北京医疗专家志愿服务总队,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在助老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专业优势,在志愿服务领域落实“医养结合”。截至2020年5月底,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中60岁以上志愿者人数为100.8万人,助老志愿服务队伍数量2270个。

  三、协同联动的老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一)市老龄委议事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按照《北京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组建新一届市老龄委,52个成员单位涵盖党政军群等部门,按照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积极推动央地、军地老龄工作一体化。完善市老龄委各项工作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形成上下协同、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老龄工作大格局。

  (二)老年友好环境建设取得成效。老楼加装电梯工作连续三年列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2017-2019年完成加装电梯1200余部。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制发《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开展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评估,形成了《北京市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工作督导评估报告》,为推进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加快老龄信息化建设。市卫生健康委积极开展基层医疗与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电子病历、电子医学影像共享工程项目,以支撑未来全市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医学影像的汇聚和共享应用。大力推进“入云、上链、交钥匙和接入领导驾驶舱”工作,各相关单位按照“应提交,尽提交”的原则共享信息数据。制定《北京市老龄大数据顶层设计及实施规划》,形成《北京市老龄健康信息协同与决策支持平台项目申报书》,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整合本市多元多维的涉老数据,建立我市老龄健康信息协同机制,为政府决策、老年人精准服务和老龄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四)持续开展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对高龄、独居老年人定期开展巡视探访,截至2019年12月,已巡访人数达到8.8万,累计巡访347万人次。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大走访活动,公安派出所对辖区内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开展不同形式的“温暖、服务、帮扶”活动。2020年以来,共走访孤寡老人9521人、重度残疾人2063人、病症患者2182人、其他弱势群体8907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4036件。

  (五)启动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强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统筹,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承担养老服务政策落实、区域统筹及资源整合等职责,组建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功能衔接。目前,已在朝阳等区开展试点。

  (六)居家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建立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重度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和高龄老年人津贴制度,所需资金由市区共担,其中市财政补助失能和80-89周岁每人每月100元、90-99周岁每人每月200元、10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300元。预计2020年全年发放约20亿元,75万名老年人受益。2020年市财政安排养老服务专项预算13.83亿元,较2019年投入13.20亿元增加0.63亿元。投入1.06亿元,支持西城、丰台、石景山、通州等区开展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支持门头沟、房山等区开展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节点。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针对疫情防控工作给老龄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进一步理清思路,坚定信心,科学谋划,勇于创新,持续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努力使广大老年人享有健康快乐的幸福生活。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