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人大资料 > 人大常委会公报 >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公报2020年 第7号

关于《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2020年9月23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北京市司法局局长李富莹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立法背景

  2007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以下简称现行条例)。现行条例的颁布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服务提供了法治保障,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今年7月,通过“志愿北京”网站实名注册志愿者已经突破440万人。志愿服务领域从服务于国家重大活动、大型群众性活动拓展至城市治理、民生需求等领域。

  2017年8月,国务院颁布《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国务院条例),全面鼓励、支持志愿服务活动,明确志愿者注册方式、志愿者保险、专业志愿服务和行政管理体制等事项。现行条例需要就相关内容与上位法作一致性修改或者细化补充。同时,本市志愿服务事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一些特色经验需要通过立法予以固化。如国家重大活动和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志愿北京”信息平台的建设等。此外,本市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还面临一些需要通过立法解决的问题。如志愿服务激励措施不系统、不完善等。

  为了更好地促进本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环境,有必要对现行条例进行修订。

  二、立法工作过程

  2019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同意修订现行条例的立项。今年7月16日,市民政局将《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报送市政府审查。

  按照立法程序要求,市政府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书面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市委有关部门以及有关群团组织、行业组织的意见;二是就社区志愿服务和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保障等到海淀区、朝阳区和北京冬奥组委进行专题调研;三是会同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以及首都精神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对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四是就“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入法、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等问题提请市政府立法工作法律专家委员会进行重点审核。此外,有关市领导先后听取立法工作情况汇报,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协调。

  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目前的修订草案。修订草案已经9月9日第8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立法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立法思路

  贯彻落实国务院条例,总结本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经验,回应本市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促进本市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二)主要内容

  修订草案共四章39条,包括总则,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措施和附则,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体制

  一是明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负责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和经验推广(第5条第1款);二是明确民政部门负责志愿服务行政管理工作(第5条第2款);三是明确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按照章程指导本市志愿服务有关工作的开展(第6条)。

  2.完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规范

  关于志愿者,一是明确志愿者可以通过本市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志愿北京”信息平台)自行注册,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第8条);二是补充三项志愿者权利,即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了解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无偿、如实、及时获取志愿服务记录证明(第9条);三是补充两项志愿者义务,即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应当服从管理,接受必要的培训,以及合理、适当使用志愿服务标志(第10条)。

  关于志愿服务组织,一是明确民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标识志愿服务组织身份并向社会公告(第11条)。二是明确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需要,可以为志愿者提供交通、食宿、通讯等保障;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事先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第15条)。

  3.增加特定领域志愿服务的规范

  一是明确公益性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办单位可以自行招募志愿者;在本市举办国家重大活动和政府主办大型体育赛事、展会等,本市可以建立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第16条)。二是规范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志愿服务保障和活动规范;明确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开发应急救援类志愿服务项目,提升公众相关意识和能力(第17条)。三是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提供专业志愿服务(第18条)。四是规范村(居)委会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解决社区和居民切实需求(第19条)。五是明确设立志愿服务站,构建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的对接平台(第20条)。

  4.完善志愿服务促进措施

  一是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给予指导,并提供咨询、便利和帮助,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给予支持(第24条);二是明确本市提倡的志愿服务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服务对象,加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第28条);三是明确通过星级评定、时间储蓄等方式激励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第29条);四是明确本市为通过本市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的志愿者购买人身伤害保险,鼓励开发第三方责任险等险种(第31条);五是明确倡导企业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倡导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第33条、第34条)。

  此外,还就志愿服务标志和志愿者誓词、志愿服务协议、志愿者权益维护、统计发布制度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