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人大资料 > 人大常委会公报 >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公报2024年 第4号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北京市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2024年7月24日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路海滨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24年7月4日至5日,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第十五次(扩大)会议,听取了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北京市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以及市财政局、统计局、税务局关于上半年预算执行、经济运行和税收情况的报告,对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议。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4年上半年,市人民政府及其发展改革等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要求和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总的来看,2024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民生保障持续改善,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成绩来之不易。

  财政经济委员会同时指出,上半年计划执行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主要是:有效需求仍显不足,企业生产经营还存在不少困难,民间投资信心仍需提振;城乡居民增收较为乏力,消费新增长点需进一步培育壮大;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不及预期;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产业承载能力有待提升;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等。市人民政府及其发展改革等部门要认真分析研究,着力加以解决。下一步,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抓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贯彻落实,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就下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统筹协调系统集成。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抓紧抓实本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的落地见效。加强投资、生产、经营、消费全链条,财政、金融、产业、区域、就业、环保等各领域政策措施的统筹,纳入统一框架制度体系,形成共促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二是加快构建京津冀产业高效协同发展格局。积极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发挥首都动力源作用,深化科技创新协同,建设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重点项目在京津冀布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机制,提高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

  三是坚持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提升消费能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扩大高品质消费供给,适应消费转型新特征,提供更多适销对路商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研究出台促进商文旅体农林水融合的新型消费政策,拓展文娱、体育等服务消费。推动居民收入合理增长,提升消费能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

  四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落实政府投资引导培育发展新动能相关政策要求,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精尖产业、释放消费潜能等方面,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做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

  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国务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落实“北京服务”意见,结合修订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系统谋划重点领域改革举措,破除市场准入、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领域的隐性门槛和壁垒,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六是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扶持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巩固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领先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拓展应用场景,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北京证券交易所,促进产融深度融合,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七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落实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创业生态,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吸引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健全服务体系,强化金融创新,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加快推进高水平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加强要素保障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能力。推进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落实落细,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创新型企业集聚,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走在前列。

  八是推进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强城市副中心重大项目储备和建设,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引导资源要素集聚,统筹产业布局,努力在推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宜业宜居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制定推动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壮大平原新城特色产业集群。

  九是提升外资外贸发展质量。落实新一轮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升金融、互联网信息、文化等重点领域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先行先试。落实本市外商投资条例,释放制度效能,优化开放的投资环境。

  十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积极应对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研究出台本市加强和改进“老老人”、“小小孩”服务保障措施,提升养老、托育等领域普惠性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上意见和建议,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