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人大资料 > 人大常委会公报 >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公报2023年 第7号

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2022年4月至9月,市人大常委会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并印发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对《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收到审议意见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领导就落实工作提出要求。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认真梳理审议意见,分解工作任务,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研究制定处理方案,各责任单位认真履职尽责,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一)进一步健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配套制度,加大整体统筹力度

  1.加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统筹工作机制建设。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纳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工作体系后,统筹协调力量显著增强,通过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中轴线申遗保护和文物腾退有关事项,极大地推动了新时代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2023年3月,印发《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了我市全年名城保护工作20项重点任务。加强对东城区、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业务指导,加强与专家沟通联络,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完善。

  2.出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认定与登录工作规程(试行)》。经市政府同意,2023年4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认定与登录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规程》细化了各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认定标准,明确了认定登录流程,规范了保护名录制度,为名城保护工作体系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2023年6月,依据《规程》公布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 第二批)。

  3.加强村庄规划引领,历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北京市传统村落均已编制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其中38个已通过市级部门和专家联审。密云区墙子路村于2023年3月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属新增传统村落。受降雨灾害影响,房山、门头沟、昌平等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需结合灾后评估情况另行研判。

  4.完善保护利用正负面清单,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根据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需求,针对保护需求突出的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对象,明确保护利用鼓励、支持或者限制、禁止的活动。出台《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指引》。编制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二)加快推进文物保护腾退,提升文物保护环境

  1.积极推进核心区文物腾退。央地有关部门共同组建“核心区文物腾退保护利用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重点文物腾退,已形成一批可视化成果。古观象台南院完成住户腾退和房屋拆除工作,妥善解决了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历史遗留问题。皇史宬南北院实现整体对外开放,日坛圜坛向公众开放,蒙藏学校旧址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对外开放,清海军部旧址于7月1日面向团体预约参观。

  2.中轴线文物腾退取得决定性突破。6个住户腾退类项目圆满完成,其中原西城区教育学院、育才学校教工宿舍楼、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多层住宅楼腾退拆除,国家话剧院高层住宅楼完成征收并实施拆除,五八二台家属区、先农坛庆成宫完成腾退。单位用房腾退取得新进展,其中天坛医院旧址完成拆除。社稷坛内国旗护卫队食堂腾退,市政协小院完成腾退拆除,“五八二台”迁建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中轴线申遗国际专家实地考察评估圆满完成。

  3.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文物安全监管责任,实行量化管理和考核,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各区政府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建成区、街道、乡镇三级文物安全管理网络,织密织牢文物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印发《全市文物博物馆单位文物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加大安技防设施设备投入力度,不断加强文博单位安技防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博单位安全防护水平。

  (三)激活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提升保护利用“活”性,激发全社会共同保护利用的积极性

  1.积极推进各类保护对象配套政策制定,提升保护利用水平。2023年2月,公布《北京市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导则(试行)》,同步开展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内开展经营性活动政策研究。研究编制历史建筑规划管理工作规程,明确历史建筑日常养护、维护和修缮等行为的管理标准和审批要求。印发《北京工业遗产管理办法(试行)》,适用于开展北京工业遗产认定、保护管理、利用发展、监督管理工作。出台《关于加强北京历史名园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区加强历史名园的保护管理。

  2.总结保护利用优秀案例经验,创新保护利用方式。西城区创新社会参与文物活化利用模式,以“揭榜挂帅”方式为两批16个文物建筑公开招募运营服务机构,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市区泰安里“变身”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正式运营、首家类博物馆《京报》馆旧址正式挂牌。东城区拓展文物场所使用方式,探索引入新文化、新业态,形成“古建+音乐”“古建+戏曲”“古建+文娱”等文物活化利用新模式,创新推出“会馆有戏”系列演出,推动会馆旧址活化利用。

  3.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积极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申请式退租、申请式换租。2019年以来,在菜市口西等24个地区开展申请式退租(换租)工作,累计完成退租6200余户。启动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全市首个直管公房申请式换租项目,实现更多平房院落整院保护。积极开展传统院落保护工作,加强三眼井片区、钟鼓楼周边等区域恢复性修建,实现传承历史文脉与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双赢。

  4.发展多样化特色产业、传统工艺加工制作等经营活动。鼓励北京画院、首都图书馆开展文创产品开发,组织以“吉兔坊”为代表的“北京礼物”品牌企业走出北京、走向全国,充分发挥首都特有文化符号的吸引力。

  5.加强文化遗产主题化保护利用。深入推进“名人故居联盟”“会馆有戏”等品牌建设。东城区出台《推动“会馆有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措施,让百年会馆重现芳华。西城区围绕“百年戏楼正乙祠重张”等重点活动宣传传统文化。通过开展常态化营业性演出活动,举办名家讲座、沉浸式演出、文化雅集、非遗展览等主题活动,搭建艺术家合作交流平台等,探索“会馆有戏”常态化演出机制。

  6.加大名城保护公开课、专家讲座、实景体验等教育宣传活动力度。拓展文化传播路径,展示首都文化成果,北京文化论坛成功举办。自2021年开始,连续组织“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名城保护·大家谈”等活动,2022年举办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4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名城保护的良好氛围。发挥专家作用,持续举办“白塔夜话”等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建设、数字科技等主题文化活动。

  7.畅通参与名城保护工作渠道,对具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宣传表扬。自2020年起,市文物局联合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寻找北京最美文物守护人”宣传推介活动,累计评选出71名最美文物守护人(含团队19个、个人52人),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四)完善保护资金统筹机制,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和引导

  1.加大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资金统筹力度。2020年起市级文保资金累计投入84亿元,全力保障中轴线保护、三条文化带建设等重点保护项目。市财政局修订《北京市文物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管理办法》。

  2.推进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储备,规范文保资金支付管理。市文物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文物保护资金项目计划,进一步督促各区依法依规使用保护资金,对各区转移支付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和意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建立保护基金。2023年上半年,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收入逾2051万元,其中主要为捐赠收入,实现公益项目支出逾971万元。基金会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设立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公益基金”,基金总规模5000万元。

  4.加大对历史建筑、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对象保护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研究历史建筑修缮补助政策。支持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资金,支持全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统筹中央资金5239万元支持门头沟区、密云区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力度,市级每年安排重点项目资金约3000万元,重点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补助等工作。

  (五)加强非遗和传统技艺保护传承工作,大力推进传承人队伍建设

  1.全面推进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分布、生存环境等情况调查,积极落实认定、记录、建档工作。市级层面组织实施28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为非遗的传承、研究、宣传、利用留存“国家档案”。完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情况评估与核查。陆续公布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定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政策,夯实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

  2.完善传承场所开放管理与经费资助政策,强化非遗传承展示和传统技艺应用展示空间。建设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宣传展示北京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引导社会组织发挥力量,鼓励开展授徒、传艺、交流活动。推动成立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等社会力量开展活动。

  3.建立健全传统工匠培养机制、职业技能认定机制。组织录制古建筑相关公益视频片,免费提供从业人员培训。2022年10月,发布《关于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技能人员职业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传统技艺技能相关专业课程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自2021年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与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古建筑技能大赛,成绩合格者按有关资格条件审核认定后,核发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发挥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深化校企合作,打造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培养更多年轻专业技术人才。

  二、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高位统筹,构建协同保护机制

  持续加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机构职能作用,汇聚部门合力,加强北京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健全完善央地协同机制,加强规划统筹安排、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形成名城保护的强大合力。

  (二)抓好重点文物腾退,守牢应保尽保底线

  抓好重点文物腾退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和政策宣讲,深入研究腾退安置政策、补偿标准等问题。一体化做好文物修缮和活化利用,为中央政务活动提供更多彰显文化自信的空间支撑,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更多高品质文化活动场所。

  (三)激活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宝藏,激发全社会共同保护利用的积极性

  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研究出台更管用、更好用、更具操作性的支持政策。推进《北京市历史名园管理办法》编制工作。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彰显北京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鼓励引导文创产品开发,进一步发挥首都文化符号在提升文化吸引力方面的作用。畅通企业单位和个人捐赠、资助、志愿服务等参与渠道,宣传表扬为名城保护做出突出贡献者,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浓厚氛围。

  (四)完善保护资金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保障和引导作用

  加强对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的统筹使用,注重整体保护,突出重点任务,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加强资金成本绩效管理,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保障和引导作用,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建立保护基金,落实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修缮资金补助政策,形成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

  (五)大力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传统工艺有机传承

  推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做好传统工匠职业技能认定工作,建立传统工匠等级评定体系,推动传统技艺有机传承、蓬勃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指导下,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不断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