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0年 > 第5期 > 研究与探索

创新文化是中关村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回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关村走过的路,“创新”是最为耀眼的特质,已经深深融入中关村文化和品牌,价值无限,而创新文化成为推动中关村转型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关村是一部科技创新史

  创新,是一个古老的词语,指创立或创造新的,也意味着首先。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可以是永无止境的。创新思维的本质是用新的角度、新的思考方法解决现有的问题,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追求。中关村的发展之路就是这样一条孜孜以求之路。

  20世纪80年代初中关村俗称“电子一条街”,从顺应当时市场需求组装兼容机开始,以“两通”“两海”(四通公司、信通公司、京海公司、科海公司)为代表的科技开发公司迅速成长。20世纪80、90年代这里成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先后攻克了联想式汉卡、五笔输入法、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联想、用友、紫光、时代集团等科技企业启航试水,中关村掀开了新的篇章。

  21世纪初,中关村升级为科技园区,随着互联网浪潮而来的是金山软件、搜狐、网易、百度等科技企业的诞生。2009年启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中关村创业大街成为风向标,孕育出车库咖啡、创新工场、京东商城、美团、小米、滴滴出行等自主创新品牌。2016年以来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打造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颠覆性新材料等前沿技术走在国际前列,寒武纪、商汤、旷视、头条、百济神州等大批新兴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中关村是一部制度创新史

  在中关村改革发展的历史上,随着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实践,国家和北京市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固化相关行业企业先行经验,引导和推动相关领域改革,为中关村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我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80年,怀揣建设“中国硅谷”之梦的陈春先在中关村创办的“北京等离子体协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第一家民营科技实体,成为引领中国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第一粒种子。1987年,国务院做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肯定、支持了科技人员的“下海经商”,在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放宽放活科研人员管理政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组织、支持、鼓励科技人员走出大院大所,承包、承租、领办企业,兴办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技术机构,创办合资企业、股份公司等,允许取得合法收入,技术入股者按股分红,让那些能带领人民致富的科技人员自己也富裕起来。

  198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由此,中关村成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验区”的重点在“试验”二字,它意味着一个推崇创新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容许试错的过程。条例规定了包括税收减免、财政返还、银行借贷、产品定价、基本建设、外贸出口、人员出国等措施,被称为催动春天信心的“十八条”,为中关村早期的民营企业的创业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99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001年开始施行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明确提出了“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的原则。在中关村诞生了全国首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组织和个人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投资的资产、收益等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为靠知识创造财富而富裕起来的创业者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为引进人才突破了制度障碍,应届毕业生受聘于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可以直接办理本市常住户口;引进人才,不受进京指标限制。

  2009年,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发布,中关村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发布实施。通过深化财政经费管理改革和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激励”,从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示范区率先实施以改革成果处置权、收益权为代表的“1+6”“新四条”“京科九条”“京校十条”等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围绕股权、商事制度、药品审评审批、人才管理、金融等重点领域,与中央单位共同推动开展70余项具体举措,不断加强央地协同、强化创新服务。

  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打造北京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以扩大科技人、财、物自主权为核心,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设立多种类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资本为智力打工。

  2019年,启动制定《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用法律的形式固化“成果转化奖励科技人员可以达到70%及以上”等改革举措,突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细化高校院所负责人尽职免责程序,强化创新产品市场端拉动,充分体现了地方立法“补充、先行、创制”的功能。

  中关村是转型升级的成功典范

  改革开放以来,中关村每10年左右完成一次成功的转型升级,每一次都是创业者从自发创新到自觉提升,政府工作从实践探索到政策支持,从来都是创新创业先行,政策措施后发助力,同时为下一个10年的创新升级进行前瞻引导、创造环境。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是驱动中关村转型升级、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关村是改革开放“放”出来的。在中关村从没有过零地价、零房租、零税收的“优惠”政策。我们自豪地说中关村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放”出来的,不是靠着“优惠”政策“养”出来的,更不是靠着计划和审批“管”出来的。这里所有改革措施都始终围绕发挥人的创造性,在“放”上做文章。破除机制体制的弊端,挑战的首先是管理者自己,因此中关村的发展不仅是创业者的敢为天下先,也是政府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创新永无止境。40年来,中关村人始终坚持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创新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充分释放和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中关村的园区形态、创新服务的内容、代表性技术产品产业、代表性企业与时俱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长江后浪推前浪、日新月异、活力四射,永无止境。

  创新文化是中关村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

  40年来,中关村沉淀了独特的创新创业文化,“崇尚科学、创新包容”已成为中关村文化的核心。作为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这里高校院所云集,科学氛围浓厚。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让中关村成为了创新创业者的聚集地。中关村以改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决心,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破冰意义的改革,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在这里,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甚至创意的想法和尝试都被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者们可以放手不断尝试,成功、失败、再出发。

  “中关村”已不再是行政划定的一个园区,更不是几个产业项目,而是一种生态环境、一种文化、一个品牌的输出。中关村通过技术走出去、企业走出去、文化走出去,支撑其他地区的发展。此时的中关村向社会贡献的主要不是几个产品,而是集核心技术、管理模式、商业模式于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可以在全国开花结果的“知识产品”。如今,中关村已不再唯一,上海张江、深圳、天津、武汉等地也相继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他们在探索创新驱动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为中关村文化注入新的内涵。

  创新文化是园区转型升级内在动力。创新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园区转型升级内在动力,升级后的园区形态是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决定的,是适应、顺应创新需要的形态。纵观世界创新园区,崇尚创新文化、坚持创新精神、遵循创新规律,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缺乏定力、朝三暮四、盲目追随就事倍功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照搬照抄就会很快失败。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初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考察时指出,“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中国的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曾经我们以跟跑者的身份打造“中国硅谷”,如今我们以领跑者的角色建设“世界的中关村”,我们的自信来自于中关村40年改革的生动实践,来自于包容创新的中关村文化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要用好中关村这个品牌,需要我们珍惜这个品牌的价值,真正理解创新的艰难和创新的价值、理解科技人员的追求、理解科技企业的发展路径,让中关村这个品牌在中国自主创新的征程上发挥更大、更深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