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19年 > 第7期 > 特别关注

“历史性城镇景观”对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启示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设计的顶峰,在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策略、空间序列的节奏变化、礼制秩序的空间表达、中和审美模式的运用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水准,对其整体保护早已成为社会共识。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正全面推进。然而,经历了历史巨变和快速城市发展洗礼的北京中轴线,历史遗存呈现节点缺失、一些空间节点变形重构、新旧建筑并置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正确认识中轴线历史环境的当代变化,应对城市变迁中整体保护中轴线的难题,需要突破传统保护模式,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保护理念和有效路径,并尽可能吸收和借鉴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准则确立的新理念和保护方法。其中,“历史性城镇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也译为“历史性城市景观”,以下简称HUL)就是一种获得广泛认同与实践的整体保护框架,对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依据HUL的基本理念及方法,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应重视从历史层积性、文化关联性以及通过管理变化平衡保护与发展几个方面推进整体保护工作。

  辨识、阐释并展示中轴线空间演变的历史层积

  基于HUL理念,整体保护北京老城中轴线,要从动态的历史层积性视角全面认识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梳理中轴线层积性发展轨迹,将中轴线空间演变的历史层积逐一加以辨识、诠释和展示。

  北京中轴线是不断进化的有机体,是不同历史时期生命印记“层叠”的产物。整体保护中轴线,既需要保护其代表性文物建筑以及传统空间形态和景观格局,延续其均衡对称、井然有序、跌宕起伏、水系穿插的特色,也需要保护不同时期的历史痕迹,展现北京中轴线变迁的每个典型片段,体现对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促进历史风貌延续和当代特色塑造相得益彰,强化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创造性整合。

  北京中轴线是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的对称轴,覆盖北京老城约65%的面积。正是这条发挥着统领作用的空间轴线,使城市格局秩序严谨,空间层次主次分明。元代以来,无论北京的城市形态如何变迁,一条贯通南北的城市轴线始终“傲然屹立”,其主导的空间布局成就了北京老城的独特风貌。基于历史层积性审视其价值,它的基本轮廓及节点上的一些主要建筑遗产,如天坛、正阳门、故宫建筑群、太庙、钟楼、鼓楼,抗拒了岁月风霜,从明清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体现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标识。

  然而,认识和阐释中轴线的整体价值,不能忽视中轴线历史环境的当代变化。2012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指出,北京中轴线蕴含着元、明、清封建都城及新中国首都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独特匠心。2017年北京市文物部门明确中轴线构成要素包括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等14处遗产点。其中,永定门城楼为2004年复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两处遗产点为当代纪念建筑;天安门广场则无论形态还是功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从明清狭长的“T”字型宫廷禁地演变为恢宏的长方形人民广场。对此,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提出,新中国建立之后对天安门广场的改造,“赋予具有悠久传统的全城中轴线以崭新的意义,显示出在城市建设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时代特征,在文化传统上有着承先启后的特殊含义。”

  北京中轴线是具有历史层积性的动态遗产,它应作为一种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的“过程”而非静止不变的“对象”来加以保护。全面深入挖掘中轴线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显然不能只挑选某一历史节点来考察。从具体保护策略上看,应当辨识、阐释并全面展示中轴线自元、明、清到新中国以来的历史性层积,建立中轴线景观遗产档案库,或借鉴欧洲国家遗产管理中运用的“景观文化传记”(Cultural Biography of Landscape)方法,全面描述北京中轴线景观的起源和发展演变历程,识别中轴线动态变化中的文化特征。此外,也可探索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等数字化技术对中轴线重要节点进行可视化展示,完整呈现中轴线各类遗产的发展演变过程。

  以“关联性”视角整合中轴线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要素

  HUL方法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系统视角下思考北京中轴线保护的方式,重视整体挖掘中轴线历史遗存同历史场所、空间环境、历史事件之间以及历史遗存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关联性”视角是对中轴线遗产价值的一种整体认识观,体现在保护路径层面就是要通过城市设计和文化规划手段,把相互关联的历史文化要素和自然景观要素,不论是历史上的还是当代的,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用系统性、连续性或主题性方法加以整合,确保中轴线历史景观得以完整呈现。具体而言,对北京老城中轴线的整体保护,不仅要保护以14处遗产点为代表的中轴线建筑遗存(实轴),还包括连接中轴线遗产点的历史道路(虚轴)以及轴线两侧549公顷遗产区和4538公顷缓冲区。即,在遗产区和缓冲区内的文化遗存、自然景观,都因与中轴线有空间关联和文化主题关联,而纳入中轴线保护区域之中。

  在空间关联方面,应通过合理控制轴线景观视廊和总体建筑高度,保护缓冲区内的传统格局和尺度,尤其应处理好从元代而来的玉河、积水潭、后海、前海、北海及中南海等水系轴线与宫殿轴线的布局关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恢复银锭观山景观视廊,保护景山万春亭、北海白塔、正阳门城楼和箭楼、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天坛祈年殿、永定门等地标建筑之间的景观视廊,都与中轴线整体保护有关,体现了HUL的关联性保护理念。在文化主题关联方面,可通过公共文化空间模式,完善与强化“文化之脊——北京老城中轴线建筑遗产”主题线路的城市文化标识价值, 以中轴线现存各节点建筑(包括消失的节点建筑的历史记忆展示)以及紧邻中轴两侧的古迹和优秀近现代建筑为主要依据,构建北京老城中轴线公共文化空间的系统框架。在价值关联方面,需要挖掘中轴线景观的文化内涵,通过历史资料考证、编写中轴线景观传记和叙事性的文本、讲述、展示和空间事件,建立中轴线遗产形态表征与价值内涵之间的关联,传递中轴线遗产的事实信息、文化信息和共同记忆,强化中轴线遗产的可读性,即它传达意义的能力,解决中轴线遗产资源“有历史缺故事、有建筑缺内容”的问题,提升公众对中轴线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度。

  通过综合的治理性保护,发挥中轴线历史资源的当代活力

  HUL作为一种管理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的方法,旨在平衡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融合城市多维度发展目标的整合性保护模式,它启示中轴线申遗保护不仅要恢复历史风貌,还要考虑以此为契机,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找到保护与产业功能定位、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和街区更新、保护与现代生活融合互动的结合点,通过综合的治理性保护,完善中轴线周边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提高城市宜居性,发挥中轴线历史资源的当代活力。

  一些学者论及基于HUL理念的名城保护时指出,城市遗产保护,既要保护历史景观的视觉环境特征,更要维护与之关联的历史文脉和场所精神。要实现这一目标,改善和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以保持历史地区的活力,通过环境改善和功能引导维护社会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等政策措施不可或缺。

  实际上,近几年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表现在文物腾退修缮、历史风貌和中轴线文物建筑完整性恢复所取得的进展,如中轴线上除故宫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景山寿皇殿腾退修缮后免费对公众开放;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沿线环境品质提升、高品质绿色公共空间打造以及街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更新方面,较好地将中轴线保护融入北京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使北京中轴线既成为历史轴线,也成为发展轴线。

  总之,“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将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带入了一个新的愿景,即以动态的历史层积性、文化关联性以及平衡保护与发展的视角,将北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通过这条“文化之脊”有机联系起来。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