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19年 > 第7期 > 特别报道

正确使用外语标识 树立大国良好形象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外语标识使用与管理工作,是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事关树立首都良好形象,对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型国际活动筹办,推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本市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使用规范管理,今年11月召开的常委会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有关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5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赴医院、学校等场所,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明确监督目标和调研重点

  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使用与管理工作与树立大国首都良好形象、营商环境建设等息息相关,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使用与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入2019年监督工作计划。目的就是,通过监督,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使用和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促进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使用和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全面提升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大局、首都全方位发展和对外交往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整体环境的友好度和首都多元文化魅力,实现城市国际语言环境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此次检查重点是:本市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使用与管理的历史由来、工作定位、重点工作、主要成效和突出问题,以及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使用与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思路及具体措施。

精心部署,深入调研

  5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本市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使用与管理监督工作启动暨培训会,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颖津担任组长的专题调研组。李颖津副主任就如何做好这项监督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开展对本市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使用与管理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调研小组成员要加强学习,坚持问题导向,确保高质量做好监督工作;三是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对接,精心准备,全力配合人大做好监督工作;四是民宗侨办要创新工作模式,做好组织宣传等工作,切实发挥好服务保障作用。

  5月21日,专题调研组先后赴北京外国语大学、朝阳医院调研检查本市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使用与管理工作情况。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分别走访了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高级翻译学院、大学生创业中心、校史展馆,考察了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工作情况、学生外语专业创新创业情况,了解高级翻译语言服务及多语言公共服务中心运行情况。在朝阳医院,实地查看了普通门诊、特需门诊、急诊等相关场所的外语标识规范情况,观看了远程医疗工作等情况。6月21日,专题调研组再赴首都机场T3航站楼、地铁15号线、顺义区政务服务中心,就城市运行保障体系外语标识使用与管理情况、轨道交通标识设置和管理工作情况、顺义区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听取了汇报。

发现真问题,研究好办法

  专题调研组就调研中发现的多语言服务协调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人员培训、经费支持存在困难等问题,提出将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多语言服务工作宣传力度、完善外语标识纠错长效机制、明确外语标识规范标准、继续提高外语标识规范化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意见和建议。针对境外人士对我国医疗体系、就诊流程不熟悉的情况,建议进一步加强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社区医院和诊疗机构外语标识整体规范化建设。针对社会单位对外语标识使用关注度不高的情况,建议进一步扩大宣传,使每一位首都市民增强对正确使用外语标识重要性的认识。

  针对外语标识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专题调研组还充分征求外语标识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专家建议,在标识方面应该设立一个原则,如果没有必要译成外文标识的就不必使用外文标识,能够用国际通行图标图案正确表达内容的,除非必要,可以不用文字标识。确定使用外语标识时要参照国家或北京市提出的外语标识的使用规范和要求;对著名的名胜古迹应该采用惯例通行且达成共识的译名;对于中国本土化、独具中国文化内涵的标识需要进行创意设计,增强城市标识的友好度,通过更加详尽的翻译注释,使国际友人不断增加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和沟通,增强“中国味道”的吸引力。

  下一步,专题调研组还将检查重点旅游区域窗口服务行业规范使用外语标识工作情况,以及服务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大型国际会议活动场所及重点区域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情况。通过扎扎实实做好调研工作,进一步发现真问题、提出好建议,为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相关专项工作报告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