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19年 > 第6期 > 访谈

紧盯环境治理“硬骨头” 持续推动首都生态文明建设——访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郝志兰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北京的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国家和首都形象,关乎城市品质,关乎民生福祉。在市委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人大常委会紧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治理难点,通过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议案督办等方式,推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更严格制度、更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北京。

  持续监督,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本刊:今年3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2018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结合市人大的监督工作和市政府有关报告,请您介绍一下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总体情况。

  郝志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强

  化统筹协调,健全“周排名、月通报、季报告”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保持对重型柴油车高压执法态势,将14.5万辆超标车列入“黑名单”数据库。强化油品质量监管,320家2000吨以上加油站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在线监控改造。深入开展扬尘污染管控,依托粗颗粒物检测、遥感等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加大违法行为惩罚力度。完成压减燃煤收官,完成450个平原村、8家燃煤锅炉单位清洁能源改造。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0万吨以内。

  二是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完善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发挥“河长+警长+检长”联动机制,清理整治违法排污行为。深入实施跨区、跨乡镇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全力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总量达到19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93%。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实施北运河、通惠河综合治理。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回升近2米,密云水库蓄水总量超过25亿立方米。

  三是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完成农用地详查,基本建成土壤污染环境监测网络,完成水源地土壤调查评估。全面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加快推进处置设施建设,新增飞灰处理能力4万吨/年。禁止洋垃圾入境,清理整顿固废再生利用行业。土壤生态环境风险整体处于低水平,94.7%的土壤环境监测点监测值达到国家标准。

  本刊:去年3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本市2017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时,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意见建议,请您介绍一下有关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郝志兰:市人大常委会在“多措并举提高精治共治法治水平”“优化结构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化环保领域机制体制改革”“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继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并开展跟踪监督。

  市政府认真研究审议意见,在工作中加以落实。比如,落实“深入研究大气环境变化的规律、污染成因及对策,科学分析人为因素和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比例”的建议,跟踪分析我市PM2.5排放水平、研究污染成因和变化规律,发布新一轮源解析成果,发现移动源、扬尘源贡献率上升,燃煤和工业源贡献源下降,生活面源贡献率进一步凸显,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科技支撑。又如,落实“采取科学、精准、有力的措施,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污染源头减排”的建议,建成覆盖全市街乡的1000余个粗颗粒物监测网,为精准监控扬尘提供基础。依托粗颗粒物监测网及高密度PM2.5监测网,及时发现“热点网格”,实施生态环境精准执法。再如,落实“坚持精细化管理,健全管理机制、信息平台、数据应用,构建市区街三级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的建议,研究建设“统筹规划、集约建设、统一运维、三级共享、分级使用”的市区街三级网格化城市管理云平台,完善污染防治机制。

  聚焦“硬骨头”,推动水污染防治和垃圾分类工作

  本刊:今年5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的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报告中指出,现阶段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水污染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水生态保护仍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根据执法检查情况,水污染防治主要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郝志兰:碧水攻坚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首都水环境质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将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列入2019年监督工作计划。常委会领导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专委会委员及市人大代表组成执法检查组,对法律法规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主要关注以下问题。

  一是城乡结合部污水未完全收集处理。部分城乡结合部由于现状建设与规划不一致,没有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集中处理生产生活污水,没有铺设污水收集管网,污水直接排入房前屋后的沟道、坑塘,对环境产生污染。二是农村污水处理存在短板。

  全市1206个行政村解决污水收集处理问题的占30.69%,其他近七成村庄的污水收集处理尚未形成长效机制。部分农村地区,村庄分散,污染点多面广,按照城镇方式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成本高、难度大。三是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泥尚未有效利用。2018年全市共无害化处理污泥171万吨,但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泥产品难以输送到外省市加以利用,在我市也未得到广泛利用,造成大量污泥临时堆放。

  四是水源保护区原住民生产生活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检查中发现,近年来,在密云、怀柔水库水源保护区内大力推进退耕、禁养后,居民大幅调整生产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原住民的经济收入,需要完善支持政策,形成长效机制,解决原住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本刊: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大力促进源头减量,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指出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通过议案办理情况,垃圾分类应当关注哪些问题?郝志兰:为做好议案督办工作,常委会领导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专委会委员以及议案领衔代表组成调研组,就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生活垃圾转运站开展垃圾分类收运情况深入开展调研,委托第三方开展民意调研,发现存在以下治理难题。

  一是垃圾分类尚未成为居民的普遍行动和生活习惯。民意调查显示,居民对垃圾“四分类”知晓率达到了80%,但是居民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和参与率仍然较低,对厨余垃圾的准确投放率仅有2成。居民垃圾分类还处于“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阶段。

  二是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还处于制度覆盖推广上,与实际覆盖有一定差距。我们对市城管委提供的示范片区随机调研,发现厨余垃圾分类主要靠“绿袖标”的现场督导和二次分类,人力成本较高,存在“试点成功,推广困难”现象。

  三是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不到位和混装混运现象并存。一方面,混装混运现象影响了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居民垃圾分类不到位,也影响了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的效果,造成了垃圾投放主体和收运主体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推责的恶性循环。

  四是快递包装回收和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源头减量措施统筹不够,没有得到落地推广。现有的源头减量政策制度,由于缺乏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和实施的具体措施,难以贯穿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中去。

  凝聚合力,推动解决突出问题和治理难题

  本刊: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报告指出,水环境问题,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围绕进一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打好碧水攻坚战,执法检查组提出哪些意见和建议?

  郝志兰:一是规划引领,减少源头水污染物排放。坚持水岸同治、系统治理的思路,以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全面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断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减量发展新路子。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行业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继续疏解非首都功能,保持拆违力度不减,在尚未实现规划的地区,巩固“散乱污”整治成果,采取临时防控措施,从源头上降低水污染物排放,防止小微水体对河道污染。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海绵体”,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

  二是因地制宜,尽快补齐农村水污染治理短板。不简单照搬城市模式,充分考虑广大农村地区特点和季节差异,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创新农村地区污水收集处理模式。积极运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给予占地面积大的人工湿地等生态净化工程一定财政补贴,在实现污水净化的同时,营造绿色生态景观。在城乡结合部村庄、水源地所在村、民俗旅游村等重点区域,加快农村地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要由专业机构负责运行维护,政府部门负责监管、执法和资金筹措,结合考核、抽检和在线监测等机制,推动农村水污染长效治理。三是试点先行,加快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经过多年产业结构调整,我市城镇污水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其特点为有机物质含量高,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以变废为宝,实现有机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泥堆放造成的环境风险。理顺相关部门之间的标准规范和流程衔接,着力破解污泥资源化瓶颈,开展无害化处理污泥综合利用试点,加快污泥综合利用进程。

  四是综合施策,不断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进一步规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明确细化各级保护区内的禁止性和限制性规定。统筹考虑保护区的划定和原住民的生产生活,将保水与富民有机结合,加快制定水源保护、生态补偿、绿岗就业、产业调整等综合措施,给予水源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生态产业政策支持,提高群众自觉保水积极性,实现饮用水水源长期可持续保护。总结密云水库等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执法经验,变部门分散的各执各法为协调联动的综合执法,集中环保、水务、农业、城管等相关部门行政处罚权,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

  本刊:在促进源头减量和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在审议中提出哪些建议?

  郝志兰:在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方面,一是普遍推广干湿分开的两分法,采取直观简便易行的方法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厨余垃圾,以此为基础推进更加细化的垃圾分类,逐步提高垃圾分类成效。新入住小区要严格实施垃圾分类,杜绝垃圾投放不分类和混装混运现象。二是进一步加大政府推动力度,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做好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的考核验收,尽快从制度覆盖向实际覆盖对标提质。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切实走出“试点成功、推广困难”的怪圈。

  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打通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链条,确保分类前端和处理末端的一致性,构建垃圾分类闭环运转的长效机制。搭建平台,吸引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运营的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四是按照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完善源头登记和按量收费制度,用经济杠杆推动垃圾产生主体主动开展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

  在有效督促引导,推动习惯养成方面,一是完善垃圾分类工作基层治理体系,明确区、街(乡)垃圾分类工作职责,将垃圾分类开展情况作为对区主责部门、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的绩效考核内容。

  二是建立“软引导”与“硬约束”相结合的治理机制。推进执法力量下沉,加大街道乡镇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的执法力度,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民委员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等共同参与的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加强对物业单位、社区居民的动员、组织和指导工作,逐门逐户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大支持力度,发挥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三是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社区,普及源头减量、资源回收等垃圾分类知识,倡导绿色消费,培养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在修订完善法规,明确责任义务方面,一是明确分类投放是垃圾产生者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设定相应罚则。二是细化完善分类收运主体责任,健全规范收运许可制度,建立对混装混运行为的举报奖励机制,明确“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机制,通过双向监督打通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收运环节,确保分类投放和分类收运有效衔接,变“恶性循环”为“良性互动”。

  三是落实源头减量政策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禁限一次性用品提供使用和快递行业包装回收等方面的硬约束措施。将垃圾分类纳入信用管理体系,依法对失信主体采取惩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