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19年 > 第1期 > 知情知政

改革开放惠民生 补齐短板受期待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了解居民群众对改革开放以来民生领域发展及自身生活状况的感受,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开展了改革开放40年民生状况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全市16个区,调查对象为在北京市居住1年及以上且年龄在18岁以上的居民,样本量为1000。

  一、改革开放惠民生,受访居民给好评

  (一)评价自身生活现状——满意度高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当问及“您对目前生活现状的总体感受”时,94.4%的被访居民对生活总体状况表示满意。其中,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被访者共占54.5%,选择“基本满意”的占39.9%。

  从年龄分组看,70岁以上的居民全程见证了改革开放过程,对改革开放前后民生状况的变化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对自身生活状况满意度评价高达97.4%,高于18-30岁年龄组人群9.7个百分点。

  从收入分组看,家庭人均月收入在8001-10000元和1万元以上的被访者满意度较高,分别高于2000元及以下收入群体3.8个和1.9个百分点。

  分功能区看,满意度呈现“外高内低”特点。生态涵养发展区被访者满意度最高,为96.8%,高于首都功能核心区4.3个百分点。

  (二)评价12项民生指标——半数满意度超8成

  本次调查对经济生活、生活环境、公共服务和社会环境四大领域12项民生指标进行了具体评价,给端,发挥名校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推进高校支持附中附小建设工作,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优质教学服务资源;完善推进教师资格证制度,促进师德素养提升;尽快规范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收费退费制度,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在养老领域,加大财政投半数民生指标满意度超过80%,主要集中在经济生活和生活环境两个领域。

  (三)评价政府工作作风——高度肯定

  良好的政府工作作风是提高和改善民生的核心力量,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赢得百姓好评。调查显示,当问及“您对当前政府工作作风是否满意”时,94.6%的被访居民表示满意。其中,共67.0%的居民选择了“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选择“基本满意”的占27.6%。说明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党和政府工作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肯定和有力支持。

  (四)评价未来民生改善——信心十足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当问及“对未来民生问题的解决您是否有信心”时,95.6%的被访者表示有信心。其中,40.2%的居民表示“非常有信心”,分别有34.6% 和20.8%的居民表示“比较有信心”和“基本有信心”。可见百姓对党和政府坚持不懈改善民生充满信心,同时对自身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充满期待。

  二、民生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来,民生领域取得可喜成绩,政府工作赢得百姓的高度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还需在改革发展中着力加以解决。

  (一)关注低收入群体

  调查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的低收入群体在“生活现状总体感受”“政府工作作风”“未来民生改善信心”“收入情况”“工作现状”“文体娱乐”“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满意度和信心评价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收入情况满意度为69.8%,低于全市10.5个百分点;社会公平公正满意度为73.2%,低于全市6.2个百分点;对未来民生改善的信心和工作现状满意度分别为89.9%和87.1%,低于全市5.7个和5.6个百分点。从细分人群看,低收入群体主要居住在乡村,占45.6%;年龄在51-70岁的最多,占57.7%。

  (二)关注医疗、养老和教育公共服务

  调查显示,对12项民生指标的具体评价中,医疗、养老、教育三者满意度分别为73.8%、78.2%、78.3%。

  从选择“不满意”的原因看(“医疗不满意的原因”限选5项,“养老不满意的原因”和“教育不满意的原因”限选3项),医疗方面,“看病贵”“看病难”依然是不满意的主要原因,选择比重分别为73.5%和68.1%;同时选择“优质医疗资源少,区域间分配不均衡”以及“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低,药品、设备不全”的比重均超过4成;养老方面,“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为首要原因,选择比重为52.7%,其次是“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数量少,水平不高”和“居家养老实施有困难”,两者选择比重均超过4成;教育方面,“教育培训机构收费过高”和“优质教育资源少,区域之间分配不均”的选择比重较高,分别为61.5%和58.2%。

  (三)关注群众居住条件改善

  调查显示,在12项民生指标评价中,住房条件满意度为79.3%。从住房条件不满意的原因看,77.2%的被访者选择“房价过高,买不起”,其次是“居住面积狭小”,选择比重为52.9%,还有40.3%的被访者选择“房屋租金过高,涨幅大,居住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高房价、高房租及居住面积狭小是影响被访者居住条件主要原因。

  分居住地看,背街小巷及老旧小区被访者对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均低于其他居民。说明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对未来民生发展的建议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改善民生就要不断回应百姓新期待,为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持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调查显示,当问及“在改善民生的重要实事中,您认为最急需解决的是哪方面(限选5项)”时,63.6%的被访者选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位居第一。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0 元及以下的低收入群体选择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建议:一是在发展经济、保障就业、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同时,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增收,如可以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类就业岗位,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托底作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动态增长机制,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优质资源供给

  调查显示,在最急需解决的民生实事中,选择“提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提供更多优质养老资源”“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被访者比重分别为55.0%、44.7%和32.4%。结合被访者反映的医疗、教育和养老方面的问题,建议在医疗领域继续深化医疗体制综合改革,加大对城市社区医院、农村卫生院的财政投入,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岗位培训和轮训制度,提高医技水平。在教育领域,一方面持续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均等化。另一方面做强优质教育资源供入,继续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养老保险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及农村幸福晚年驿站,规范养老设施的配置标准;通过提供场地设施、政策优势扶持居家养老服务专业运营,开展区域化、专业化、连锁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三)坚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快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调查显示,在最急需解决的民生实事中,选择“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被访者比重为46.4%,居第三位。从分组数据看,低收入群体、乡村居民、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居民、生态涵养发展区居民选择“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分组水平。结合被访者反映的高房价、高房租及居住面积狭小问题,建议,一是坚持调控力度不放松,提高调控的精准性,坚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同时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推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发挥国企引领带头作用,完善租购并举供应体系。二是加快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继续开展城市棚户区、背街小巷及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完善住房保障准入及退出机制;推进农村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危房改造工作,积极改善其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