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18年 > 第9期 > 特别关注

代表聚焦首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7月2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乡村振兴代表专题座谈会,多位来自农村基层及“三农”工作一线的市人大代表,畅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代表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别从乡村规划编制、乡村产业发展、农村人才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广阔的农村地区是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好天地”

  北京密农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博回顾了自己的创业经历,首先谈到人才问题。“广阔的农村地区是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好天地,价值回归后,乡土依恋、农村情节始终萦绕心头。”

  他认为,与城市工作相比,农业周期长、利润薄,且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留不住人心,引不来人才,严重制约乡村融合产业发展。应建立后备人才数据库,重点吸引本地“双城青年”返乡,及时出台奖补政策,解决关于住房安排、家人安置、孩子上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应加快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垃圾清理、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提升工作,以优良的环境吸引、支持年轻人回乡创业、返乡就业,扶持和鼓励涉农初创企业做大做强。

  房山区黄山店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刚和平谷区西营村书记王忠是村庄的致富带头人。他们结合农村实际指出,“青年人不愿务农,农忙时严重缺乏青壮年,务农劳动力年龄老化。”要借鉴成都民乐村职业经理人经验,制定政策,尤其要建立乡村人才引进激励保障机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农村就业,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加强产业资源统筹规划,明确镇村产业发展方向”

  “乡镇自行决策发展定位,缺少区域统筹安排,存在功能定位重叠、发展方向不清等很多问题”。通州区潞源街道工委书记倪德才结合多年乡镇治理经验,总结了规划缺失导致的乡村发展问题。

  针对乡村发展规划部分缺失问题,他建议,一是借助非首都功能疏解之势,加强市级产业资源统筹,避免小区域间产业选择和发展上的恶性竞争;二是区级统一负责产业承接,科学统筹规划,确定各镇村功能定位,明确细化镇村产业发展方向;三是由乡镇统筹区域内集体产业用地,通过成立镇级联营公司等方式,统一谋划使用方向,平衡各村间建设用地指标不均的矛盾;四是明确划定保留村与拆除村,坚持一村一策、分类指导,保留村严格按照标准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拆除村可采取拆村建点集中居住方式,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可探索政府选址、规范标准、村民自建的方式试点开展。

  王忠从基层设施建设方面谈到统筹规划的重要作用,认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市区一级应制定建设施工标准,乡镇做好统筹规划,调动村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既要建好设施又要做好管护,确保正常运行。

  “给予配套建设用地指标,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谈到农村土地政策问题,多位代表认为,配套用房建设难是制约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原因,应推动农业配套用地指标审批落地。倪德才建议,明确政策,放活农业配套用地,细化设施农业配套建设用地指标审批落地和用途监管的操作细则。

  孔博认为,3%的设施农业配套建设指标,因为审批无门难以落地,建议每年给予农村新产业发展一定的建设指标支持,明确设施农业配套建设用地的审批方式,探索“点状供地”的灵活供地模式。“现在采摘配套用房地面不能硬化,不能安装空调、厨灶,政策性约束限制过多”,王忠谈道。他建议借鉴浙江、杭州乡村振兴经验,给予一定的配套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农业及其他乡村产业发展。

  在资金政策方面,张进刚认为,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出台乡村振兴投融资政策,确保财政资金的稳定持续投入,整合汇集各方面支农惠农资金,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积极撬动社会资金参与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王忠则建议,政府应给予一定补偿,引导农民自愿将农用地流转到合作社或大户,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谈到农民土地流转费用,倪德才认为,“应尽快制定平原造林土地流转费用逐年递增机制,保证政策持续性,按照市场价值规律,提高农民土地流转费用。”同时他也谈道:“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结合疏整促的产业植入窗口期,抓住试点机遇,加强各项改革力度,彻底解决转非安置问题,努力破解城乡二元差距。”

  “因地制宜地选择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对于首都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张进刚建议,应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借鉴江浙地区的“点状供地”模式和台湾三产联动经验,支持和推进乡村特色民宿、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等融合性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旅游成为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尤其是山区的村庄,光靠发展农业难以实现致富增收,发展工业又不符合生态涵养区的发展定位,利用农民自己的宅基地和住房,与社会资本和专业人才合作,发展乡村旅游是一条很好的产业发展道路。”

  孔博建议,北京重点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走高附加值、高营养、高口味、小产量之路,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育种研究方向不再是抗病虫害、大面积高产,要以适应消费升级为主攻方向。除了产业发展,农产品的销售

  渠道也是代表们关注的问题。圣螺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社长赫晓飞谈到怀柔山区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问题:“产量虽然不少,但由于组织协调工作的企业少,农民一家一户直接面对市场销售。而收购农产品的小商小贩压价现象严重,在技术、设备上不能提供周到的服务,销售渠道既不畅通也不健全,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不能以销定产,造成市场信息反馈不灵敏,产品滞销现象时有发生。”

  赫晓飞建议,一是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农产品为基点,根据市场趋势发展,用网络改变当地农产品传统销售方式,实现跨空间、跨地域的新营销模式;二是依托农村当地资产资源优势推动乡村经济,注重挖掘农产品特色,把当地的农风民情等融入民宿当中;三是发展壮大农民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社,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

  “要注重保护村民的合理利益回报,带动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来自怀柔区种植服务中心的张秀芹十分关注农民增收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农民增收压力巨大,蔬菜以青椒为例,近30年价格从未上涨;怀柔即将实施“1+3”发展模式,高耗水农业、养殖业都将逐步退出,农民的收入渠道越来越窄;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护林员、水源保护人员工资待遇整体仍偏低;特别是怀柔水库一级保护区21平方公里内9个村庄,为保护水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她建议,一是将怀柔水库周边9村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公园,由村民负责管理维护带动农民增收,或将水源地周边村的搬迁问题列入乡村振兴重要任务,做好统筹谋划;二是逐年提高百万亩平原造林的林木养护标准,完善管护机制,将养护管理权限下放给村集体或提高村民的参与程度,由区级统一标准,镇级负责监管,按照养护情况给予资金补偿,促进本地村民就业增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农产品销售渠道不通畅导致的产品滞销问题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也难以实现致富增收。”赫晓飞建议,在民宿发展中要注重保护村民的合理利益回报,带动农民增收,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认真聆听了各位代表的发言,就重点问题和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委员代表是人大工作主体,通过座谈听到了基层声音,形成了普遍共识,摸清了一般问题。”他在讲话中指出,有效盘活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多渠道引进有志有为年轻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本市乡村发展情况不一, 对城市化的村庄要重点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对保留村庄要根据区位和资源禀赋特点,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要广泛倾听民声,认真汇集民智,提高调研的针对性,加强研究的深入性,提出合理化、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帮助和支持政府推动本市乡村振兴工作扎实、稳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