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18年 > 第8期 > 特别关注

北京加强国际顶尖人才引进工作的问题与建议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时专门指出"北京最大的优势在科技和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创新发展,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依托国际顶尖人才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北京打造成国家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全球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北京的人才工作具有天然优势,工作基础好,但随着国内外人才意识日趋强烈,在招才引智方式上不断突破,人才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从国际上看,各国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发达国家都把引进、开发人才作为增强本国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出台专门计划,制定特殊人才政策。美国凭借绿卡、入籍、人才签证和短期工作签证等完备的移民政策,为引进顶尖人才提供保障,每年发放超过20万张职业移民绿卡和人才签证,超过70%的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获得者目前在美工作。英国从2011年开始实施"杰出人才签证计划",同时将判别人才的权力下放到全英的著名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只要是其推荐的海外雇员,政府一般均会发放工作签证。德国从2012年开始实施"蓝卡"法案,鼓励国外高技术人才来德工作生活。蓝卡持有者缴纳医疗保险,全家都可以享受免费医疗。蓝卡持有者只要纳税并缴纳社保5年,即可以享受相当于标准养老金1/3的退休金,缴纳15年社保即可享受每年不低于3万欧元的标准养老金。此外,印度从2004年开始对在美国等18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海外人士发放海外印度公民证,可享受终生免签待遇;新加坡和日本也在不断放宽海外本族裔人才永久居留限制,这些政策都极大地促进其海外人才的回流。

  从国内来看,各兄弟省市争夺日益加剧。近年来,兄弟省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力度前所未有。上海出台"人才新政30条",开通"上海国际人才网",统筹全市政策服务国际人才,在全市13家三甲医院实行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深圳大力实施"孔雀计划",出台"人才新政81条",人才类专项资金的财政预算从2013年的14.1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3.4亿元,对杰出人才给予面积200平方米最长10年免租期的住房或600万元住房补贴,选择免租住房的,工作满10年且贡献突出取得本市户籍,可无偿获赠住房或给予1000万元住房补贴。在2017年9月全球化智库发布的《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2017)》中,上海在国际人才规模、国际人才创新、国际人才发展等指标中均优于北京,在境外专家来华工作数量上,广东、上海均高于北京。

  北京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国际顶尖人才数量仍显匮乏。据估算,北京的外籍科技人才占北京人才总量不足1%,而在硅谷地区,科技从业人员中将近60%是外籍人才。2017年11月1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公布了全球2017年"高被引科学家(Highly-Cited Researchers2017)"名单,来自美国的"高被引科学家"人数最多,达到1644人,中国位居第三,249位科研人员入选。从目前统计来看,仅美国硅谷地区,包含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大学在内的高校就有149人入选,而北京地区北大、清华28人入选,中科院共45人入选。总的来看,北京的国际人才尤其是国际顶尖人才集聚度还不高,数量仍比较匮乏。

  影响国际顶尖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一是缺乏对国际顶尖人才专项支持政策的统筹设计。目前市科委、市人社局、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分别针对所联系的顶尖人才进行支持,相应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但缺乏整体统筹,没有形成对国际顶尖人才支持的政策合力。二是支持国际顶尖人才的机制尚不完全成熟。目前对国际顶尖人才的支持多依托市级财政资金进行,往往面临财政绩效评价、预算使用规定多方面的限制,对国际顶尖人才实际工作开展有一定影响。三是对国际顶尖人才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支持,一旦后续支持经费无法到位,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

  为国际顶尖人才提供的服务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一是服务管理由多部门同时进行。外国专家和外国人就业、外国留学生管理、出入境管理、华人华侨服务分别归属人社部门、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和侨务部门负责,各部门间虽有一定业务关系,但多部门交叉管理、缺乏一站式服务,便利化程度不高。二是针对国际顶尖人才的社会保障服务还存在很大不足,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和子女教育等方面还存在欠缺。比如,目前在京"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的入选专家,仅能够在5家三级医院进行方便医疗,人才公租房大多地处偏远,不少专家都反映并不实用,没有考虑到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就近便利性。

  除此之外,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等"大城市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北京对国际顶尖人才的吸引力。

  北京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国际顶尖人才引进,是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必然要求。面对国内外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北京应"放低身段",聚焦问题、找出差距,优化人才服务,提高人才吸引力。具体建议如下。

  加强相关工作统筹。充分发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作用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市级层面各单位对国际顶尖人才的支持政策,减少职能交叉,对外"一个出口",以达到高效集约利用政策资源的目的。条件成熟时,可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涉才工作,对全市人才政策和服务保障实现更好统筹。在这方面,武汉已于2017年4月,成立了招才局,工作人员从各部门抽调,与武汉市委人才办合署办公,有效整合了人才职能、政策、资金、项目、力量,加速推进招才引智。

  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国际顶尖人才服务平台和政策发布渠道。一是考虑利用现有的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服务"千人计划""海聚工程"人才的经验,整合人社、科技、教育、公安等多部门力量,建立国际顶尖人才线下服务平台,打造"一个窗口"受理,实现"一站式"服务,避免出现来京外籍人才因不熟悉办事流程多部门奔走的情况。二是借鉴"上海国际人才网"的经验,以北京人才工作网为基础,建立"北京国际人才网",整合北京市各部门针对国际人才的相关政策,实现一网站中英文发布。

  拓宽国际顶尖人才引进渠道。进一步调配、整合市级部门现有海外引才力量,扩大信息共享、加强国际宣传,建立市场化公司化机制引进国际顶尖人才。人才引进与使用密不可分,要充分调动跨国公司、外资研发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引进国际顶尖人才的积极性,对其引进和落地给予相关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国际猎头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积极性,搭建平台积极促成其与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加大对其引进顶尖人才的支持力度。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成立海外研发中心就地开发人才资源为我所用。

  加强国际顶尖人才配套服务保障。优化服务是人才工作的突破口。要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把握关键环节,注重服务细节,积极回应人才关切,让国际顶尖人才有更多的归属感获得感,把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可以考虑借鉴国内一些省市经验,向国际顶尖人才发放"北京顶尖人才卡",凭卡在出入境、就医、金融服务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在社会保障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不少"千人计划"专家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问题上都心存疑虑,要在社保国际衔接、缴费保障、医疗保险国际结算等方面早日完善,免除外籍人才的后顾之忧。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重点环节服务保障上,可考虑通过建设北京国际人才公寓、发放子女学费补助等方式加以解决,减少"一事一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