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18年 > 第3期 > 知情知政

本市建筑业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报告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为进一步了解企业对本市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2017年,市统计局开展了营商环境调查,3072家具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参与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部分近年有投资项目或一年内有外迁计划的企业进行了深度座谈。结合调查及座谈结果,提出了改善建筑业企业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总体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52%的建筑业企业对我市的营商环境总体满意,低于参加调查企业的平均满意度(59.1%)7.1个百分点,在各行业中居末位。

  反映营商环境的8个方面中,纳税环境满意度53.9%,开办企业环境51.5%,法律环境50.9%,经营环境49.1%,用工和人才环境48.3%,对外贸易环境48.1%,公共服务平台与政策扶持47.9%,投融资环境46.6%。

  二、三个方面比较满意

  1、开办企业的环境

  被调查企业对注册过程中政府服务效率、审批环节和优惠政策兑现等方面表示满意,但对政府部门办事透明度认可度不高。调查显示,90.9%的被访企业对政府部门服务效率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79.4%的被访企业认为企业注册的审批环节简洁或比较简洁,79.3%的企业认为优惠政策得到兑现或基本兑现,65.3%的企业认为政府部门办事透明度一般。

  2、法律环境

  被调查企业对本市的法律环境比较满意,认为北京法律制度健全,诉讼是解决法律纠纷最有效的途径。调查数据显示,最近三年,26%的被访企业发生过法律纠纷。从纠纷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合同法、企业间贸易纠纷以及与企业员工的劳资纠纷,所占比例分别为50.8%,47.9%和28.9%。7成以上被访企业认为通过诉讼能有效解决法律纠纷。座谈企业表示近年纠纷在本市均通过诉讼途径圆满解决,判决和执行都能到位。

  3、纳税环境

  2016年5月建筑业行业进行全面“营改增”,58.7%的建筑业企业表示税务部门的讲解有实质性作用、对企业帮助很大。近5成企业表示在本市从未缴纳过法定税费外的其他税费。座谈企业也表示本市纳税环境良好,没有乱收费现象。谈及“营改增”后税负变化,企业间差别较大,税改初期税负普遍增加,随着留抵税额的增加,部分企业税负率低于税改前,实现了真正的减负。

  三、五个方面有待完善

  1、公共服务平台与政策扶持:配套服务有待改进,政策获取渠道较窄

  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有待改进。调查显示,企业认为我市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咨询、创业辅导、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等)在服务企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信息共享平台待完善”,认同率为42.6%;“服务质量和态度有待改进”认同率为26.1%。此外,“操作应用培训跟不上”“客服电话难打通”也是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

  政策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企业反映,工程方面信息主要通过付费中介服务、参加展会或加入相关协会(需付会费)取得,免费获得政府信息的渠道较少。

  2、经营环境:部分事项手续办理复杂,公平竞争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对报税和工商登记的服务效率认可度较高,其他如消防、规划、环保、土地等手续的便捷度尚有提升空间。

  平等竞争环境有待完善。座谈外资企业表示,目前外资建筑业企业承包工程受限。外资建筑业企业只允许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外资建设项目或外资参股项目,不能承揽内资项目。这个规定限制了外资建筑业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

  3、用工和人才环境:人才短板凸显用工紧缺

  用工紧缺凸显,人才流失率高。调查显示,26.4%的建筑业企业存在“用工紧缺”现象,最缺乏的人员类型是高级技工,其次是管理人员。对于建筑业行业来说,“工资待遇缺乏竞争力”是企业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原因,企业认同率高达58.6%;“房价太高”和“不容易解决户籍”分别占比39.9%和26.5%,也是导致高级技工和中层管理人员流失的重要原因。

  4、投融资环境:投资意愿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

  调查显示,受北京土地、劳动力成本高等因素影响,85.4%的企业在未来一年内没有投资计划。参与座谈的两家有投资行为的企业表示,项目启动时在贷款审批(项目均采用信用贷款)、土地规划、报批手续、开工建设、配套费减免、基础设施接入等方面均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如仅靠企业自身实力则项目难以启动。

  相比于其他行业,建筑业企业融资更为困难。调查显示,在1435家向银行借款的被访企业中,60.3%的企业认为从银行借款有一定难度,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有融资需求企业中认为融资难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认同率为43.6%。分单位规模看,不同规模企业间略有差异。大型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贷款额度小,频率高,增加贷款成本”,中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可抵押物少,抵押折扣率高”,小型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

  5、对外贸易环境:开拓海外市场政策扶持不足

  建筑业企业“走出去”意愿强烈,开拓海外市场政策扶持不足。调查显示,目前虽然仅有2.4%的被访企业有境外业务,但被问到近期是否计划到境外开拓市场,则有216家企业给出肯定答案,是现有境外企业数量的2.9倍。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外汇管制严格”和“缺少海外经营人才”,认同率分别为34.7%和29.3%。此外,“审批程序复杂”“项目所在国法律法规不熟”以及“中国标准尚未与英美、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技术标准有效对接”都是建筑业企业“走出去”的掣肘。

  四、工作建议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能对拉动经济发挥出不可小觑的作用。针对调查中建筑业企业反映集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提升政府配套服务水平

  一是提升窗口单位服务水平,加强窗口人员培训,减少只给宣传册不解释、不同人员解释不同等现象。更好地监督窗口服务质量。增加电话咨询热线数量和电话咨询岗位。二是提高网络化办事程度和透明度。大力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增加网上服务项目,减少现场办理环节。政府网站及时更新办理各项事务所需全套材料,并提供简单易懂的服务指南,提高办事效率。提高部门间信息共享能力,减少企业重复性填报。三是进一步优化企业税收操作。借鉴地税经验,解决国税同城跨区预缴问题,企业申报时直接将税款划拨到工程所在地国税局国库,避免企业跨区奔波。

  2、政策精准发力

  一是政府要多推出一些民生工程让民营资本参与。列出项目清单,选出示范项目并将成功模式推广。二是产业支持政策出台前顶层设计应当精准明确,有实操性,出台后要抓落地实施,简化程序,使企业能够真正体会到政策的优越性。三是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在贷款审批、土地规划、报批手续、开工建设、配套费减免、基础设施接入等方面形成合力。

  3、多渠道助力企业融资

  一是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健全法律制度,对长期拖欠工程款结算或拖欠工程款的建设单位,在审批其新项目时应有所限制。二是规范涉企收费,进一步完善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加大审计督查力度,对各类乱收费行为给予严厉惩处。三是根据不同项目情况,政府可采取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放大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四是考虑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的实际情况,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的灵活贷款政策。

  4、增强企业海外市场竞争力

  加大力度研究完善境外工程的金融体系,健全海外服务体系,给予企业融资信保、法律和安全等方面的有力支持。简化各类审批程序,实现政府精准服务,如在邀请函办理、签证办理,因公护照出国等方面简化办理流程、加快审批速度,为企业“走出去”开启绿色通道。加大援外培训、学术交流、政策研究、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中国标准与世界通用标准接轨。探索放宽外资建筑业企业承包工程范围。放开市场,促进内资企业更快成长,提高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