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18年 > 第2期 > 大会聚焦

张卫星:关心老年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北京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台的一系列养老法规政策制度是历年来最集中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相对完整,形成了“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送到了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市、区、街乡、社区四个层面形成了合力。养老服务产业态势逐步形成,老年生活照料、文化休闲等逐步完善。养老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等也有进一步发展。

  北京市老龄化形势依然严峻,养老服务仍旧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农村的老年养老服务项目少,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和组织数量不够充足。服务的项目多集中在送餐、文体娱乐,涉及医疗卫生和家庭护理供给不充分。为老服务的基层工作力量比较薄弱,仍旧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家家都有老,人人会变老,关心老年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针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三点思考建议:一是加快构建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现有的高龄津贴、生活补贴、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碎片化福利制度,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拓宽覆盖对象,提升保障标准,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体系、服务体系、设施体系和关爱体系。统一社会福利制度和服务保障体系,统一制度名称、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程序、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二是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进一步降低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准入门槛,优化审批程序,建立网上并联审批平台,为连锁经营养老服务机构开辟绿色通道。研究制定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的同等扶持政策,如税费优惠和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支持、运营补贴等,实行同等或差异化资金补贴。拓展民间资本建设养老机构的融资渠道,解决好民办养老机构融资难的问题,支持养老服务行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形成养老服务业的规模效应。三是提升养老行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养老机构服务条例,加强养老行业监管。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实现养老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制定养老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框架,完善服务质量地方标准体系,以标准规范约束养老服务行为。推行养老机构分类管理,试点建设失能、失独、失智、盲人、临终关怀等专业性养老机构,提高专业性服务水平。加强老年人精准化管理,全面了解掌握老年人基础数据及服务需求,强化对托底保障、困境保障和重点保障对象的精准帮扶,切实提升基本服务保障对象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