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4年 > 第3期 > 大会聚焦

全国人大代表王少峰:将京雄科创走廊建设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北京市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发言,并建议全力推动京雄科创走廊建设。

  王少峰表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动力源需要从交通产业生态环境先行向发展协同、功能协同纵深推进。在认真学习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和国际都市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推动“京雄科创走廊”的建议。

  据介绍,初步构想的京雄科创走廊,以整合城南+京南地区的要素资源为重点,共涉及北京城南四区(丰台、大兴、房山和经开区)及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河北雄安新区、河北省保定市和廊坊市(共涉及9个县市区)。走廊整体北倚首都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核心,向南贯通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三个圈层,东联滨海新区对外开放窗口,向西辐射京津冀重要腹地,中部坐拥大兴国际机场优势,地理位置优越、战略意义突出、交通联系紧密、增量空间充足、经济往来活跃。

  王少峰表示,经过专家多轮论证研讨,普遍认为京雄科创走廊的发展范畴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主题主线,从“研发-转化”的线性转移框架跳出来,积极打造“技术研发-人才培育-中试孵化-规模应用”的“长科创”发展平台,主动探索“创新集成-赋能升级”的“大科创”发展模式。通过发展轴、赋能轴双轴并举,推进沿线产业集群存量协同升级、增量协同部署,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从功能疏解“加减效应”向融合赋能“乘法效应”纵深推进。

  其中,产业发展轴要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特色。越是高精尖产业越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京雄科创走廊的产业发展要注重自上而下战略布局和自下而上产业生态结合,统筹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安全可控。

  产业赋能轴要突出首都创新赋能津冀产业。京雄走廊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面向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发展需求,整合首都优势服务资源和科创资源,持续扩充智能制造赋能、工业大模型赋能等发展路径,积极探索数字赋能、生态赋能、平合赋能发展模式。探索通过数字经济、科技金融、智能制造等产业优势形成首都创新赋能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传统企业提级、提质、提效发展。

  王少峰表示,通过京雄科创走廊建设,努力把北京城市南部地区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融合示范区,即京津冀都市圈紧密融合发展的桥头堡、高精尖技术创新发展的增长极、产业链梯度布局发展的主阵地、产业开放发展的动力源、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新样板。为此,王少峰建议,将京雄科创走廊建设,努力把北京城市南部地区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融合示范区,即京津冀都市圈紧密融合发展的桥头堡、高精尖技术创新发展的增长极、产业链梯度布局发展的主阵地、产业开放发展的动力源、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新样板。为此,王少峰建议,将京雄科创走廊建设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列入领导小组议事日程。支持在走廊部署重大项目,支持建立科创走廊协同工作机制和协同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