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4年 > 第1期 > 大会聚焦

首都高质量发展绘就新画卷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岁末年初,正是积蓄奋进力量、谋划全年发展的关键时刻。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围绕“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主题,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共话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提升。
  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
  去年,北京经济在承压前行中走出一条波浪式曲线:平稳开局、加速恢复、企稳巩固、回升向好。
  市发改委副主任张鑫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迎来十周年,本市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科技创新方面,将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方面,谋划建设“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举办系列高水平赛事等;推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方面,出台本市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实施方案……
  营商环境备受关注。张鑫介绍,今年将推动解决一批堵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把企业关注的人才服务、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和百姓关心的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提升作为重要任务。
  去年首都演艺市场好戏不断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介绍,2023年,首都演艺市场异常活跃,各种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在“演艺之都”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本市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增长。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京城文化地标越来越多,2万余场节日文化活动、1.7万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贯穿全年。
  2024年,本市将以中轴线申遗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精心筹办2024北京文化论坛,深化“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加强新时代北京形象塑造和国际传播,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今年专精特新企业有望超万家
  “融通入链”让92家专精特新企业、28家“小巨人”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产业、研发、资本、信贷等领域的培育服务行动,助力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我们将聚焦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贵、上市难、人才少等核心问题,拿出更大力度,汇聚更多资源,全力推动实现2024年本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超1万家,营收规模超1万亿元的年度目标。”市经信局副局长苏国斌说。
  数字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苏国斌介绍,本市将整合政策和服务资源,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示范平台、基地、专精特新服务站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
  未来五年将建百个示范村
  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彭利锋介绍,2023年,市委市政府印发“百千工程”实施方案,要建成100个“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三个突出’。”彭利锋介绍,一是突出梯次推进,二是突出片区创建,三是突出地域特色。2024年,将聚焦“服务首都发展、富裕京郊农民”目标,努力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彭利锋说,本市将深入推进农民增收20条措施,坚持就业优先、产业带动;针对增收基础薄弱的生态涵养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面落实以工代赈政策,在产业方面加大对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
  力争全年新增首店800家
  去年,北京“两区”建设紧紧把握制度创新核心,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市商务局局长朴学东介绍,本市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引领度,探索以项目化方式推动集成式政策制度创新;发挥园区承载功能,提升支撑度;聚焦见实效,提升感受度,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落地实施90余项突破性政策。
  当前,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从夯基垒台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在市民关心的营造城市消费新场景方面,将加快打造一批消费标杆项目;优化商品消费新结构方面,力争全年新增首店800家左右等。
  城市副中心千亿投资强度不减
  “城市副中心已连续4年保持千亿级投资,城市框架加速成型。”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介绍。2023年,行政办公区二期建成投用,东六环入地改造实现双向隧道贯通,三大文化设施精彩亮相……
  2024年,副中心千亿投资强度不减,将加快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水平的城市建设现实画卷。
  通州区聚焦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加快建设产业集群。“2024年,我们将持续推进产业集群化、数字化、生态化,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吸引更多总部型企业、金融机构集聚。”郑皓说,此外,城市副中心今年将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等。
  今年新增2万个中小学学位
  2023年,教育领域民生实事“成绩单”亮眼。市教委主任李奕介绍,2023年,本市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中考中招改革,畅通多样化录取途径和多元化升学途径。
  今年,将积极构建托幼一体化工作体系,支持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参加托育服务,依托优质园开展托幼一体化试点;多渠道增加中小学学位供给,新增2万个中小学学位。
  李奕表示,本市还将系统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做好中考实施效果评估工作,抓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巩固基础教育全员实训成果。
  信息化赋能就医全流程
  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介绍,2023年,本市推进医疗资源扩容,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完善分级诊疗,优质医疗资源辐射效应日益凸显。居民15至30分钟“医疗服务圈”进一步织密织牢。以信息化赋能就医全流程。聚焦“一老一小”,构建了安全、有效、连续、便捷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今年,将加快健康北京建设,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强化托育体系建设,补齐儿科短板,优化老年健康服务;改善医疗服务,加强“三医联动”信息化建设,推动全市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实现医保移动支付、检验报告和医疗影像查询全覆盖,持续优化就医流程。
  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
  “去年本市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保持基本稳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清旺介绍,今年,将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
  “2024年北京高校毕业生预计达29.2万人,我们将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王清旺表示。今年,本市还将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促进4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满足群众多样化就业需求。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行动,分层分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还将依托技工院校等资源,持续开展精准培训;扩大“新八级工”等特级技师评聘范围,着力打破高技能人才职业“天花板”。
  全面布局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介绍,2023年,本市出台了《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并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N”个配套政策。今年,本市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是抓好“1+N”系列政策的落地、落实、落细;在“兜底线”上下功夫,加强对城乡特困、低保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困难群体的养老服务保障。
  本市将全面布局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优化调整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功能,完善全面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扩大普惠性、就近就便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同时,将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和产品。
  推动89个城市更新重大项目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马綮鸿介绍,《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于去年3月1日开始实施,去年10月26日又印发并启动实施《北京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3—2025年)》,其中确定了89个重点区域重大项目。
  工作方案明确了城市更新五大类12项24条具体工作任务。2023年,本市结合各区实际情况梳理出年度拟实施项目905项、示范项目154项,并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今年本市将对城市更新五大类12项制定一项一清单,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确保项目推进实施。对工作方案中的89个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将及时跟进,积极推动实施。
  13个共性问题将纳入“每月一题”
  2023年,纳入“每月一题”的18个问题完成454项任务,出台123项政策;第三方问卷调查显示,公众满意度为92.54%。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孙舫透露,今年,13个问题将被纳入“每月一题”。
  孙舫介绍,通过对2023年度市民诉求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聚焦高频、延续治理、攻坚克难和统筹兼顾的原则,今年选取13个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具体包括电动自行车充电设置建设、小区周边公共停车资源有偿错时共享、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公园管理服务优化、文明养犬、餐饮油烟治理、旅行社管理、快递末端网点投递服务质量、居民住宅老旧电梯安全监管、物业服务规范管理、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治理、医疗秩序管理。(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