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3年 > 第5期 > 特别报道

深入调查研究 推进“季审”提质增效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鲁科楠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深化预算审查监督“季审”工作,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办、预工委持续开展季度预算执行情况跟踪监督调研,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深入分析各季度预算执行特点,为完成全年收支任务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努力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工作实效。
  预算执行特点:回升向好、稳中求进,但增收基础还不够稳固
  一季度,各级财税等部门共同努力,深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求,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对企服务,结合“服务包”机制走访调研2654户企业,着力做好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税费管理,在去年一季度财政收入“高基数、高增速”的基础上,实现了来之不易的“开门红”,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全市财政支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对重点领域投入,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综合用好财政政策工具,提升财政政策效能,为首都经济回稳向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市财政部门依法公开了2023年预算草案及报告等相关信息,及时批复了部门预算,确保资金早使用、早见效。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应当予以关注:
  一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但可持续增长基础还不够稳固。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实现恢复性增长,但个别重点税源行业仍需关注。税收收入占比82.6%,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非税收入占比为17.4%,需要关注可持续性。
  二是区级财政收支紧平衡态势依然严峻,税源跨区迁移问题仍需关注。一季度,除3个区外,其他各区地方级收入实现正增长。通过调研发现,重点税源企业在各区间流动,对区级财政收入平稳运行影响较大,稳定性不够强,抗风险能力还需提高。支出方面,各区普遍反映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城市运行及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资金需求仍然较大,一些区已进入偿债高峰期。
  三是土地上市管理方式调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更为均衡。一季度,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49.0亿元,下降50.6%,完成全年预算的17.4%。今年开始实行项目清单式供地,土地上市交易和资金入库时间将平均在年内各月,出让收入预计更加均衡,但仍要加强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的衔接。另外,一些区都反映土地市场的不确定性对区内土地收入造成影响。
  四是社保基金整体运行平稳,相关政策调整需要引起关注。一季度,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538.9亿元,增长9.7%,完成年度预算的24.4%;支出990.6亿元,下降7.2%,完成年度预算的21.8%。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收入受阶段性实施缓缴政策影响,大部分企业尚未还款,还款压力将集中在年末,需要在年度执行中给予关注。
  建议观点:抓好财源建设、加大支出强度,确保完成全年收支任务
  一是持续涵养优质税源,不断做大财源蛋糕。充分发挥首善优势和高质量企业服务优势,加强重点企业对接走访,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完善产业生态、丰富应用场景等措施,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稳住存量税源。围绕新兴行业、科技型潜力初创企业,做好优质潜力财源培育服务工作,强化政策集成和创新,支持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京落户,扩大增量税源。发挥我市营商环境比较优势,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落实中央税费优惠政策,推动政策红利快速精准直达企业,更大力度激发市场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二是加强税费收入组织,增强财力可持续性。市区两级财税部门要多措并举做好组收工作,充分发挥财源建设专班作用,用好大数据管理平台,深入开展数据分析挖掘,加强对重点领域、行业等财税收入运行分析,确保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加快国有资产处置,强化财政资产资源统筹。从全市角度加强对企业跨区迁移机制的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避免无序竞争,切实保障企业经营自主权,提高各区财政收入稳定性。科学研判各月及全年收入变化趋势,把握各时间节点收入节奏,加强收入组织调度,确保实现全年财政收入预期目标。
  三是加大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紧盯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推动加快工作进度和资金使用,尽快形成对经济的拉动和促进作用。完善项目储备和调整机制,推动资金管理从“钱等事”向“事钱同步”转变,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进一步推动实现国有企业利润提前上缴入库,强化部门间协同高效,加快履行国资预算支出项目前期论证程序,提高国资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发挥国资预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用。
  四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加强成本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推进成本绩效管理改革向基层拓展,力争实现所有街乡镇全覆盖。要组织开展好对预算项目的事后绩效评价工作,将重点项目和市级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市人大开展决算审查的重要依据。指导各区加强区级财政运行绩效评价工作,从财政保障能力、成本节约、运行成效、财源建设、管理规范等维度开展综合评价。加紧研究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一揽子改革方案,出台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管理办法,健全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提升转移支付管理效能和水平。
  五是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精细化管理,管好用好政府债券资金。密切关注土地收入预期目标的完成度,加强对供地方式调整节奏变化的分析研判,做实做细土地上市的准备工作,配合规自部门谋划好土地供应,加快土地出让进度,做好土地“最后一公里”工作。加快土地收益及时入库,进一步优化成本审核流程,加快返还节奏,完善库款调度机制,缓解各区财政资金压力。做好新增政府债务限额预算调整工作,科学制定分批精准发行计划,做深做实项目储备,指导各区督促项目单位加快项目进度,推动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六是加强预算执行和财会监督,密切关注社保基金个别险种运行风险。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财政部门履行好财会监督主责,各单位加强内部监督,强化与人大监督的协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有效衔接,强化对预算执行的日常监测和督促,不断提高支出效率。梳理已出台的社保基金减免缓政策,持续跟踪评估社保政策调整影响,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和长期可持续。对享受阶段性缓缴政策的企业,做好政策期末的提醒催缴,保证及时入库。加快研究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支出与一般公共预算衔接机制,进一步加强再就业整体政策的制度研究,有效发挥失业保险基金“逆周期”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