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3年 > 第2期 > 履职新时代

李冬妮代表:助力北京国际科创中心书写新篇章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2022年,北京市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居全国第一;全市新设科技型企业首次突破10万家,同比增长12.21%……”谈起去年北京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成绩,新任市人大代表、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李冬妮如数家珍。

  近年来,北京市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位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斐然,一系列激励创新先行先试政策落地实施,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创新动能不断增强,为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蓄了动力,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切,身处科研一线的李冬妮都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为打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北京出台“若干措施”,畅通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流通渠道,其中就包括2020年开始实施的《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李冬妮和同事们是这部条例的直接受益者,“我们明显感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更快了,实现转化的项目也更多了”,李冬妮说。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由企业拉动主导、面向成果转化的科研活动较少,另外,多元创新主体协同融合的生态有待进一步完善。”常年跟数据打交道的李冬妮又展示了一组数字:去年北京的论文发表量稳居世界第一(260937篇),PCT专利申请量排名第六(32016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研发少,专利申请少。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关乎“国之大者”,是北京融入新发展格局“五子”联动的关键一子,也是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李冬妮翻阅了国内外科创中心建设的大量信息,拨打了数十名科研人员的手机,走访了十余个类型不一的实验室,为北京科创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助力。

  李冬妮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分类管理,激发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内生动力,对偏重基础研究、技术突破、成果转化等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分类管理”。此外,在多主体协同机制、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方面,李冬妮认为,应该制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机制,支持联合体攻关,支持人才以柔性方式双向流动,实现资源互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相信北京的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一定能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能为全国科技创新做出更大贡献”,李冬妮满怀信心地说。谈到今年的履职工作,李冬妮准备全程参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的调研、座谈,把科研人员的需求带到法规条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