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3年 > 第1期 > 特别报道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首善标准、发挥制度优势 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民主法治保障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伟

  这次交流会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履职成效和经验,以首善标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京华大地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
  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第五次交流会。栗战书委员长结合全国人大履职经验,从坚持党的领导、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加强自身建设五个方面,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过去五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上,为我们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栗战书委员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经验做法,把立法、监督、代表、自身建设各方面工作抓实抓细,不断提高质量效率、能力水平。
  本届市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紧跟全国人大常委会步伐,连续五年召开交流会,同各区人大常委会一起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交流认识体会、互鉴履职经验、促进制度健全完善、推动工作探索创新,既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关于人大工作决策部署的理解,又密切了三级人大的联动、提高了工作整体实效。这里,我代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对各区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的支持致以诚挚感谢!下面,我围绕这次交流会的主题,结合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谈几点认识体会,同大家交流。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作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对全市的学习宣传贯彻作出系统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带头开展专题研讨,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一次会议传达学习,机关党组制定实施全员学习工作方案、安排集中宣讲,各工作机构、各级党组织开展研读研讨、组织交流发言、分解细化任务,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融入各项工作。这段时间,各区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落实市委和区委要求,也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学习宣传活动。
  人大的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体会要在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注重“全面”,就是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全面、完整、准确理解把握、贯彻执行大会的主题主线、重大论断、目标任务、决策部署、具体要求,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的有关要求,做到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二是抓住“关键”,就是牢牢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通过对这“五个牢牢把握”的反复深刻领会、特别是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反复深刻领会,使大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在思想深处牢牢扎根。三是结合“实际”,就是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新时代首都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同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对应对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工作安排,转化为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当中,为首都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贡献人大力量。
  第二,坚持和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担当、政治责任。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和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实现形式,必须牢牢坚持、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本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我们体会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讲政治,就是要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高政治站位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抓学习,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掌握立场观点方法,把握方向目标任务,贯彻决策部署要求,通过“第一议题”等制度及时学、全面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是顾大局,就是要紧紧围绕市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部署安排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根据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的需要来安排计划、谋划议题、调配资源力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服务大局、抓好落实,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四是守规矩,就是要落实党的领导各项制度和要求,特别是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市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每半年向同级党委报告一次全面工作,人大重要会议、重要立法、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都要及时请示报告,人大各级党组织还要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坚强有力的党的建设为工作提供坚强有力思想、政治、组织保障。
  第三,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大实践,为新时代首都发展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洞察民主政治本质特征、总结我国民主发展经验、比较中外民主实践特点而提出的重大理念和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首次系统阐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性质特点、内容载体、实践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并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本届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神要义,坚持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全过程融入、全链条参与,把向群众问需问计作为必经程序、把同群众面对面交流作为必备安排,把向群众全面公开作为接受监督的重要抓手,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保证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近五年来,推动347个代表之家、2826个代表联络站在全市落点落图,设立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10个,就57件法规和11项监督议题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就10件法规报市委批准在市政协开展立法协商,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4000多件次,等等。在此基础上,立足北京超大城市“大基层”的特点,探索建立市区人大联动、代表家站依托、四级代表参与的“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担任代表职务的市领导带头,四级代表3.8万人次就生活垃圾管理、接诉即办、城市更新、节水等法规草案同38.6万市民座谈交流,1.3万名三级代表受邀就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在“身边周边路边”开展检查调研,来自一线的“金点子”成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人大立法监督的过程同时成为凝聚共识、推动工作的过程,市民群众直观感受到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发挥着作用。对这一机制的探索,栗战书委员长两次作出重要批示予以肯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率先以代表身份到基层同群众交流,各级人大代表和市民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成为北京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持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大实践,我体会首先要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制度载体的特殊地位,深刻认识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贯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链条作用,始终坚定制度自信,履行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权和应尽之责。要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发挥好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的基础性作用和立法联系点的“直通车”作用,把基层民主民意表达平台载体的工作做实做细,让群众在需要同代表沟通时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要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加强履职学习培训,增强代表履职能力本领,多出实招优化服务保障,提升议案建议、调研视察、集中活动等工作的规范性实效性,切实解决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代表做好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
  第四,奋力推动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法治建设单独作为一章系统论述、专门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立法机关、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关,依法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都担负重要职责。北京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是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全面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立法工作方面,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大力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持续探索创新立法工作机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其中,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都是具有鲜明首都特色的原创性地方立法;城乡规划条例、城市更新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立法修法都紧扣“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街道办事处条例、“两区”建设“一条例一决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地方金融监管条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等立法修法发挥了保障重大改革、推动先行先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实施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专项计划所完成的献血、中医药、实验动物管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立法修法,城市交通领域“立三法修一法”,生态环保领域对大气、水、土壤、危险废物等领域的全方位立法修法,禁毒、安全生产、物业管理、住房租赁、文明行为促进、司法鉴定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大部头立法修法,以及反食品浪费、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单用途预付卡管理等“小块灵”立法,不仅有效回应群众关切、促进精治共治法治,而且丰富了立法形式、增强了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关于地方立法工作机制,我们主要探索了“提前介入、专班推进、‘双组长制’”的法规调研起草机制、“四前四方”会商工作机制、“新闻发布会+权威解读+送法上门”的普法宣传机制,在确保质量前提下推动加快工作步伐,在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导作用的同时,推动增强各方面工作合力。
  监督工作方面,备案审查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市区“一府一委两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覆盖、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全覆盖、信息平台使用三级人大全覆盖;执法检查形成新立法规及时查、重要法规联动查、复杂问题多法并查的工作格局,探索建立了“检查报告+问题清单+督促整改”机制;财经领域监督探索建立了以“年审+季审”为主要形式、“四问该不该”为切入点的预算审查监督制度,围绕财政资金“该不该花、该不该政府花、该不该花这么多、该不该当下花”这一支出预算和政策的核心问题深究细审,建立了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建成了数据较为全面、功能较为完善的联网监督系统;首次专题询问“两院”工作;等等。落实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要求,市区人大还可以在监督议题安排设计的精准性、立法和监督工作的协调性、多种法定监督方式的综合效应上进一步探索创新,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好。
  第五,紧紧围绕“四个机关”定位要求,不断提高人大工作质量水平、整体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四个机关”的定位要求,深刻回答了什么是人大、建设什么样的人大、怎样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其中,政治机关就是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其职责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权力机关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也就是说人大的“权力”只能用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不能用于别的方面;工作机关就是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
  也就是说人大履职必须是依法履职;代表机关是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而不是只代表部分人的利益、或者只是偶尔联系群众。
  人大及其常委会落实“四个机关”定位要求,我体会,一是坚持守正创新,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特别是进行探索创新,都必须从人大制度设计的本源出发,循序渐进健全完善具体制度机制、一步一个脚印提升工作能力水平,推动人大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比如,“四问该不该”的预算审查监督方式,就是从部门交账本、代表找问题转变为代表提问、部门举证,充分体现了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本源。二是强化问题导向,要深入领会和贯彻党中央要求,地方立法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落脚在“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上;人大监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落脚在“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上;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突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三是夯实基础工作,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制度建设、纪律作风建设,特别是加强人大履职和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切实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四是加强工作联动,市人大的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各区和乡镇人大的参与,希望各区人大常委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市人大的工作,共同努力提高工作整体实效。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召开,我们要精心做好大会召开前最后的筹备工作,展现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周密的组织安排、团结的会议氛围、务实的履职作风、严明的会议纪律确保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该文系李伟同志在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