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2年 > 第8期 > 特别报道

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赵晓雁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共有30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发表了审议意见。
  大家认为,今年上半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和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坚持以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增长政策发力显效,复工达产加快推进。本市经济经受住了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带来的叠加影响,经济呈现恢复发展,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成绩来之不易,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本市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并就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下半年执行工作,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审议意见:
  加强统筹,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精准有效助企纾困
  面对疫情反复,为有效应对下行压力,国家及时出台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本市有力落实国家决策部署,抓紧研究出台统筹防疫情稳经济“45条”等系列配套政策。陈永委员建议,对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要予以更多关注,把留抵退税的政策、资金尽快落实到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当中。李文委员提出,要扎实推动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全覆盖落地执行,特别关注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帮扶纾困。张东宁委员、张闽委员建议,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国家一揽子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财政经济委员会围绕强化政策落地和工作统筹,有效助企纾困等方面,建议要推动国家稳经济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有效落实本市中小微企业纾困、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措施,及时对现有助企惠企政策进行评估,灵活动态调整完善减负纾困举措。立足长远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高精尖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大中型企业要“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惠企政策“主动办”“加快办”“方便办”,让企业有更大的获得感。加快疫情防控、助企纾困等急需领域财政支出进度,加大公共采购向中小微企业的倾斜力度,尽早发挥资金和政策效益。
  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
  当前,消费恢复的动力依然偏弱,服务消费恢复缓慢,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仍需巩固拓展。伍义林委员认为,下半年经济发展三季度是关键,消费拉动很重要,建议要加强引导,消除痛点,让老百姓愿意消费、想消费。赵丽君委员、郭继孚委员围绕加大消费刺激力度,促进电动汽车等大宗消费等举措提出了建议。张力兵委员建议,在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区、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要进一步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
  财政经济委员会聚焦有效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提出要加大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精尖产业、社会民生补短板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政府投资要做好项目储备,加强前期论证,加快支出进度,发挥撬动作用,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坚持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发力,提振消费意愿和能力。继续抓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健康、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品质,拓展“互联网+”应用场景,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优化社区养老、托幼、商业等配套设施布局,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壮大创新发展动能,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
  推动首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要兼顾当前与长远,在科技创新、高精尖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做好短期纾困政策与长期战略谋划的统筹和衔接。刘玉芳委员建议,在科研经费使用上集中力量办大事,把科技企业做大做强。陶庆华委员提出,要培育战略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刘振东委员建议在减量发展的同时,对高精尖产业给予更多支持。
  财政经济委员会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议深化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服务业开放等优势领域制度创新和政策集成,落实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在研发创新、场景应用、融资上市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科技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领域高精尖产业发展能级,培育更多“硬科技独角兽”“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深入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坚持数字赋能产业、城市和生活,大力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纵深推进“两区”建设,积极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
  坚持科学精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本市坚定推进“动态清零”行动,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在当前的经济工作中,疫情仍然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防住疫情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张东宁委员、冯培委员建议,要做好疫情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建立包括防疫、社区管理、后勤保障等各部门联动的整体方案和措施,保障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同步运行。
  为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出要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和稳增长决策部署,坚持实事求是,因时因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化。持续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增强疫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储备。科学指导企业做好防疫工作,突出精准有效,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聚焦稳就业、补短板,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疫情因素造成一些企业稳岗矛盾凸显,重点群体、重点行业就业压力较大,吕和顺委员认为,中小微企业接收了大量人员就业。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王红委员建议,在民生物资保供稳价方面,要继续做好宣传引导。
  财政经济委员会围绕稳就业保民生,建议要加大企业稳岗拓岗支持力度,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对特殊群体的就业援助和困难补助要及时到位,兜住民生保障的底线。多渠道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