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2年 > 第4期 > 特稿

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 卓有成效的法治保障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薛睿杰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如期成功举办,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如期实现,全面兑现申奥时作出的各项承诺。世界人民共同见证“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盛会,留下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印象,凝聚起“一起向未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磅礴力量。北京冬奥会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冬奥精神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共同精神财富。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世纪疫情背景下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取得“真正无与伦比”巨大成功,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卓有成效的法治保障。在市委领导下,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出台14项法规和2项决定,打出立法和监督的“组合拳”,推动做好疫情防控、污染防治、医疗急救、志愿服务、文化交流、无障碍环境和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冬奥会成功提供重要法治保障。

  坚持首善标准,为冬奥成功举办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冬奥7年艰辛,奋斗铸就辉煌。从2015年7月到2022年3月,在市委领导下,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市人民政府、冬奥组委等密切合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以首善标准开展立法,确保冬奥筹办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进行,推动实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获得成功办奥和区域发展双丰收。

  快速应“急”,专项立法助力守住疫情防控的“上甘岭”。“如果疫情应对也有金牌,中国应该得到一枚。”比利时运动员琳达·勒邦说出各国运动员共同心声。在超过三百名入境冬奥相关人员确诊新冠情况下,北京冬奥会实现观众“零病例”、社会面“零增长”、冬奥村“零传播”奇迹。早在2020年疫情发生后,市人大常委会就“与时间赛跑”,率先出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定》及“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专项立法修法计划”,当年出台《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连续两年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政府动态消除疫情防控安全漏洞。冬奥期间,1.5万名冬奥相关人员纳入“防疫泡泡”闭环管理,北京被国际奥委会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主动攻“坚”,协同立法助力营造举世瞩目的“冬奥蓝”。冬奥期间,“冬奥蓝”与冰墩墩、雪容融一起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焦点。近年来,北京空气污染治理速度世界最快,被联合国誉为“北京奇迹”。这得益于京津冀三地人大协同出台《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授权政府为保障冬奥会筹备和举办工作规定临时性行政措施的决定》,啃下区域移动源污染防治“硬骨头”,pm2.5年均浓度不断创造新低。在“冬奥蓝”面前,美联社等惊叹,“空气的清澈程度足以让运动员看到环绕城市群山,体现近年来环境保护成效。”

  精准发“力”,重点立法助力

  提升城市保障的“战斗力”。《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最大程度提升设施和信息交流无障碍水平,高于国际要求,创造中国标准,为运动员营造安全、舒适、温馨的比赛和生活环境。《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将志愿服务水平提升到新高度。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史上首次建立“志愿者之家”,为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示范。《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压实急救机构和医院保障重大活动责任,组织120、999及近百家医院参与完成急救和健康保障任务。奥地利奥组委给冬奥医疗团队留言:“非常感谢,给最棒的金牌医疗团队!”

  坚持首都特色,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冬奥财富共享

  在浓浓年味中举办的冬奥会不仅是精彩纷呈体育盛会,而且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冬奥村里红红火火的中华春节文化,宫毯、京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让来华共襄盛举的各国人员留下美好记忆,各国人民通过“冬奥窗口”记住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这些文化活动背后,相关立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推动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北京市旅游条例》的实施,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开放利用,充分发挥在冬奥等重大国际活动的文化宣传作用。推动解决乡村民宿管理制度问题。延庆冬奥村周边形成数百个“冬奥小院”,春节入住率达到90%。剪纸窗花、“冰墩墩”抱枕……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展现在各国记者和观众面前。

  推动和谐宜居之都之美充分展现。《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亮丽“天际线”成为北京新风景,彰显首都新风貌新气象。《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引导市民群众争当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者、良好社会环境的建设者、文明礼貌的主人翁,推动社会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展现首都人民新面貌新活力。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将奥林匹克杯授予中国人民时说,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支持,冬奥会不可能办得如此成功。保障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冬奥财富。冬奥会开幕式上精彩广场舞表演留给各国观众深刻印象。而广场舞的持续健康发展,得益于《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公共体育场馆实现开放共享、公园绿地增加健身场地,广场舞有了更多活动空间。广大群众欣喜的是,首钢滑雪大跳台3月底率先向社会开放,大家纷纷到谷爱凌、苏翊鸣夺金“福地”打卡。其他冬奥场馆依据条例也将陆续开放。

  提高政治站位,将冬奥精神融入新时代立法工作

  对北京冬奥会最好的纪念,就是去书写新的辉煌。要大力传承和弘扬“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北京冬奥精神,切实把成功办奥形成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动力。

  保障好新时代首都发展,坚持首都立法特色。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围绕“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制定实施五年立法规划及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促进等方面立法,抓住关键问题,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七有五性”需求,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住房租赁、安全生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等方面立法,抓好民生实事,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落实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高质量立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立健全“万名代表下基层”“四前四方会商”及家站“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机制,用好12345热线等民意诉求平台,充分汇集民意民智。加强重要制度论证,要论证制度可行性,也要论证制度可能的“副作用”,提高立法精细化。

  完善好立法工作格局,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建好用好代表履职服务网上平台,及时提供立法选题、论证、审议等方面信息,用最新技术将代表与人大工作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代表智慧更好吸纳到立法中,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绽放灿烂“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