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1年 > 第1期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以首都发展为统领 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谋篇布局,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市委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拿出了北京行动。学习好、贯彻好五中全会精神,对我们继续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石景山作为中心城区,要积极主动融入首都发展新格局,精心谋划“十四五”乃至更远时期发展,落实北京“两区”建设任务,加快推进石景山“三区建设”,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为推动首都发展作出石景山贡献。

  在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中充分履行石景山职责。“十四五”时期北京发展的纲和魂是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力推动首都发展。首都发展的全部要义,就是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石景山作为首都中心城区,是“四个中心”的集中承载地区,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地区,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是我们在首都发展大局中必须履行的职责使命,是石景山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具体路径。要深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石景山分区规划,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牢固树立首都意识,充分履行中心城区职能,推动实现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围绕政治中心建设,加强长安街西延线环境整治、载体建设、功能提升,服务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庆祝建党100周年等国家政务活动安全有序运行,全力维护首都政治安全;围绕文化中心建设,以“三道五区”“六张文化名片”等重点项目为支撑,精心打磨模式口、八大处等品牌,办好西山永定河文化节等活动,增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围绕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持续优化国际交往的软硬件环境,承办高水平国际赛事活动,增强“双奥之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中关村石景山园、新首钢园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特色区。

  在构建首都新发展格局中拿出石景山行动。市委明确提出要“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并结合首都实际,提出了具体行动。首都的新发展格局,不是“小而全”的自我循环,而是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衔接,体现“一个统领、六个更加突出”的大循环。对石景山来讲,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生态宜居示范区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三区建设”,就是对首都发展新要求的深化细化具体化,就是积极主动融入首都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在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上,石景山区已经实现了二三产占比从7∶3到2∶8的翻转,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要积极推动北京“两区”建设,突出冬奥、新首钢、银行保险、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铁矿石交易等石景山特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好政策、空间资源、目标企业三个清单,搭建外资外商服务平台,办好银行保险业论坛、工业互联网论坛,项目化推进重点任务,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在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建设上,要统筹解决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编制实施广宁和五里坨地区发展建设行动计划, 完善水电气热路等基础设施,推动会议会展、文化娱乐、教育医疗、高端酒店、商业配套等服务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能力,打造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和核心发展带;在生态宜居示范区建设上,石景山素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誉,要始终坚持融合山水谋发展,严守“双控”“三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大尺度绿化,建好“秀水石景山”,让青山绿水蓝天成为石景山底色。

  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石景山贡献。到2035年,北京要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石景山作为中心城区,要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努力走在前列,建成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生态宜居示范区,打造创新引领、生态宜居、多元文化交融、山水城市相融、产城发展共融、具有国际魅力的首都城市西大门,成为生活方便、生产高效、生态优良的生态宜居典范城区。锚定这一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取得“六个显著成效”,即中心城区功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更新取得显著成效、产业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山水文化融城取得显著成效、增进民生福祉取得显著成效、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取得显著成效。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些目标,坚持系统观念,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奋勇当先、走在前列。

  牢牢把握“两大机遇”、突出抓好“两个关键”,加快把“三区”蓝图变成石景山现实。筹办冬奥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石景山发展创造了难得的“两大机遇”,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成为推动新阶段新发展最为突出的“两个关键”动能。“两大机遇”“两个关键”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抓手,我们要把战略愿景和战术推动有机结合,把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有机统一,谋划实施一批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建设项目、民生项目,科学制定发展指标,细化任务目标,出台具体计划,列出工作清单,扎实推动工作落实,一步步把“三区”蓝图变成石景山现实。作为冬奥组委机关驻地和重要赛区,要在借力冬奥让城市更美好上做足文章。要以服务保障冬奥筹办为重点,建好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和冬奥博物馆,开展冬奥“六进”活动,营造浓厚冬奥氛围。要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产业布局,在冬奥园区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应用场景,实现冬奥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文,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要坚持发展共同体理念,聚焦“四个复兴”,制定实施新首钢建设专项规划,明确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时间节点、责任清单,促进“城园”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和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全方位融合发展,推动新首钢从工业锈带蝶变为活力秀场;在城市更新上,要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行动计划,运用市场手段和创新政策,推动老旧厂房、老旧小区、平房区、低效楼宇等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促进石景山城区整体复兴;在产业转型上,要加快新首钢园区、银保园、中关村石景山园、文创园等重点空间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增强银行保险、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数字创意等产业发展优势,大幅提升经济实力、发展活力、综合竞争力。

  实现山水融城、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惠及石景山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上。“十四五”时期要基本建成“秀水石景山”、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破解“四老四少”问题成效显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和教育、健康、养老等民生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破解“四老四少”问题上,要加快建设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学校,统筹朝阳医院西院改扩建、提升石景山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新建西部综合医院,谋划剧场剧院、会议会展等文化设施,加大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力度,打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石景山样本”;在健康石景山建设上,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要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筑牢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网底”;在养老服务上,石景山区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我们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还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谋划构建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以及满足更高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养老模式,努力建设老年友好城区,高水平建设生态宜居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