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1年 > 第10期 > 立法经纬

法治引领提升12345“接派评”水平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是继《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之后,本市出台的第二部与基层服务和治理直接相关的新法规,标志着接诉即办进入法治化发展轨道。

  以条例出台实施为契机,市政务服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条例实施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接诉即办改革理论与实践,宣传好贯彻好这部“首都原创法、为民服务法、制度保障法、深化改革法”,围绕促“办”求“解”,提升“接、派、评”水平,让12345始终成为人民群众可信赖、可依靠的热线。

  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接诉即办改革持续深化

  健全配套制度。深化“全面接诉”,加快热线整合,强化网上接诉能力,优化电话接诉流程,强化知识库建设。提升“精准派单”,完善派单目录、派单标准和工作规范,建立疑难复杂诉求全链条闭环处理机制。优化“考核评价”,健全覆盖诉求接收、派单、办理、主动治理等全流程考评机制,出台重点工程考评办法、不宜办理事项处理措施、主动治理激励办法等。

  深化主动治理。出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工作文件,形成“每月一题”深化工作方案,分类施策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出台改革政策解决历史性难题,创新方法解决新业态新领域问题,加强应急管理、完善监测预警应对风险性问题,强化上下联动、司法联动、央地联动协同解决民生难题。

  推进数字化转型。制定接诉即办数字化转型方案,纳入数字政务整体建设。用好民生数据富矿,深化大数据分析研究,加强“七有”“五性”监测评价。融合热线+网格,推动全流程智能化。

  做好企业服务。升级企业服务热线,转变服务方式、主动问需企业、建好企业知识库、优化多语言服务,推进接诉即办与“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融合。聚焦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实施场景化改革攻坚,打造诉求导向的政务服务。

  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接诉即办改革

  构建全员培训体系。组建市级宣讲团队,深入各区讲解条例,通过“讲立法、讲理论、讲实操”,重点讲条例立法宗旨、主要内容和“亮点”,讲接诉即办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讲条例出台后带来的新变化,交流促“办”求“解”的有效路径。市委讲师团开展巡回宣讲。将接诉即办改革和条例宣贯纳入各级党校课程,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视角开设课程体系,列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开展常态化条例培训和法治教育。

  加强理论研讨。全面总结论述三年来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成果,在《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刊发理论文章、综述报道。召开高水平理论研讨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治理品牌论坛。梳理刊发相 关理论文章、典型案例。出版蓝皮书,发布接诉即办改革年度报告。

  创新宣传形式。在“报、台、网、微”进行全媒体报道,采用“集中推出+持续宣传”“线上+线下”“动态报道和深度解读”相结合的方式,以图文、动画、短视频等多类别移动可视化内容进行呈现,推动条例深入人心,确保“群众能知晓、干部能实操”,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推出新闻报道。协调媒体,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企业代表、一线人员等谈体会,投放公益广告,推出系列新闻报道。在《新闻1+1》等节目、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重点版面推出专题报道,在《接诉即办》栏目推出特别节目,推出系列深度报道、掀起宣传高潮。

  设计标识海报。开展接诉即办标识征集活动,建立具有北京特色、权威统一、易于传播的接诉即办形象。制作线下主题海报。开展北京曲艺团《第一热线》巡演。

  强化执行保障,充分释放条例的制度红利

  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完善改革框架。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听民意、解民忧”,深入“下基层、跑工单、走流程、蹲点位”,更好发挥接诉即办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抓手的作用。

  站稳人民立场。接诉即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深刻学习 领会条例实施动员部署会精神,将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深刻认识接诉即办是一场“治理革命”,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站在“治理”高度,在法治化发展轨道推动接诉即办不断走向深入。

  严格依法履职。健全各区、各部门接诉即办工作体系,统筹建好各级接诉即办平台。推动各级各单位按照条例规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妥善办理诉求,加强主动治理,依法提升接诉即办工作水平。

  加强保障监督。加强队伍建设,主动接受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优化考评表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工作人员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