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1年 > 第4期 > 研究与探索

依托数据赋能助力预算审查——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回顾及展望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预算联网监督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重要载体。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办、预算工委在常委会各级领导及各专委会的支持下,认真贯彻中央及市委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工作要求,聚焦目标任务,狠抓落实到位,推动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应用取得长足进步。

  全力攻坚,提升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效能

  紧紧围绕“联得上、用得好、可持续、有效果”的目标,深入开展调研,合理调整资源,科学设计系统升级的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及关键节点清单,积极稳妥地推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提质升级。一是优化系统组织架构,做好模块功能的“顶层设计”。根据系统功能和用户习惯,对系统架构及组成内容进行升级。二是完善系统展示功能,做实预算数据的“翻译解读”。强化了“查询、预警、筛选、比对、分析”等数据挖掘功能,实现自动生成量化指标和图表。三是突出预算项目信息的展示体验,做强数据资源的“仪表展现”。整合源自不同财政业务数据库的项目文本、预算批复等要素,实现从政府“类、款、项”级科目到预算项目的“穿透式”展现。四是强化多维比对分析功能,彰显审查监督的“体检确诊”。参考“常规体检”模式,以预算法律、法规要求为依据,以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为切入点,构建起200余项指标的预算审查指标体系。五是增强资料信息查询功能,形成法规政策的“快捷字典”。通过引入智能检索技术,实现政策法规库的标题、内容、文号、时间的全文模糊搜索和查询。

  升级后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实现了多层次、全方位、实时在线全程监督,强化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结合,推动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实现新跨越。全国人大预工委高度肯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先后两次实地调研,多次沟通交流系统设计思路及作法,认为,北京市探索预算联网监督工作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做法和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尤其是强化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结果应用,发挥了人大在支持党委、政府决策的积极作用,鼓励北京市大胆探索,起到先行先试作用。

  不断扩充资源,凸显联网监督工作新亮点

  进一步挖掘和丰富财经和社会发展数据资源。加强与市财政、发改、经信、统计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健全数据传输和共享机制,有效拓展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更加广阔的信息资源。一是收集2017至2021年的13类约58万条数据纳入系统数据库,包括1.5万余套财政、部门预决算报表数据、4.5万项部门预算项目信息等。二是同步导入北京市重要文献,以及财政各类政策3000余份,还将中长期规划、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预决算报告等资料信息纳入其中。

  加强预算联网监督横向联通。

  加强与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横向联动,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建立经济社会指标数据传输工作机制。积极拓展北京市经济、社会等指标数据来源,将1万多组经济社会指标数据纳入系统。其中包括,按月收集《北京经济发展月报》的数据,按季度收集《北京社会运行监测》的数据,按年度收集《统计公报》中的年度经济和社会指标数据,结合重大普查和规划编制工作收集相关指标数据。

  积极推动预算联网监督纵向贯通。组织开展对各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情况的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各区人大监督系统的建设、使用、运维情况;研究制定市与区预算、决算数据的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召开各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会议,统一工作思路和实施步骤;集中采集各区近两年政府预决算报表数据;提升各区预算数据汇总和分析功能,通过可视化技术, 展示各区“四本预算”收支整体情况和趋势,实现市区两级部分财政数据的纵向贯通。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推动预算审查监督取得实效

  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基础在联、关键在用”。尝试运用大数据技术,在财政经济运行、预算绩效管理、部门决算审查等领域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开展规律性、趋势性的研究分析,开展跟踪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使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更加精准,更具实效。

  加强数据分析,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基于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数据比对、分析功能,注重从人大监督的视角,陆续起草关于破解当前财政增收困境、本市与上海市税收差异分析、市级决算数据分析、京沪科技创新政策对比等10余份研究分析报告,多份报告得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并转给相关部门研究办理。

  采取多种措施,保障部门预算初审顺利完成。为做好2021年度预算初审工作,提前谋划、积极协调,重点在系统应用和服务上下工夫。一是根据2021年部门预算编报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预算审查规则和参数,围绕“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绩效”等重点,突出审查方向。二是根据专委会职能设置用户账号和权限,编制用户手册,按专门委员会的需求开展培训。三是建立服务保障团队,为每个专委会配备专门服务人员,配合专委会预算审查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

  高效服务,保障人代会预算审查圆满成功

  深入研究,精心设计人代会预算审查监督模块。将人代会服务模块调整为“阅、查、比、参、议”五大部分,更加清晰、简洁地展示人代会所需功能,使代表轻松查询到所关心的预算审查相关内容。

  “阅”:代表可通过该系统对2021年市和各区政府预算草案、计划预算报告、预算说明、计划预算解读等文本和基础数据进行电子化、可视化阅览。“查”:检索2017—2021年市级各预算科目和重点项目支出总数,以及检索财政、预算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查看重大投资和重点支出项目。“比”:系统对市和各区的“四本预算”、转移支付和政府债务整体收支结构、趋势提供可视化图形展示。“参”:系统提供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初审意见报告、国有资产审查、审计整改督查、其他审查事项以及日常工作形成的调查研究成果供代表参考。“议”:代表可通过履职小程序或现场查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直接通过系统提交,并自动对接到政府对口部门进行解答和沟通。

  人代会期间,代表驻地设置预算联网监督数据查询区,用于人大代表现场查询。同时,向代表提供手机APP系统支持,成为代表预算审查的“掌上工具书”,可实时查阅预决算数据和预算执行情况。据统计,人大代表通过手机APP访问达300余人,现场使用PC端查询271人。

  今年,我们将加强市与区纵向数据共享,拓展与市级部门综合指标收集,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多维度分析和研判功能,进一步提升预决算审查效率和效果,为构建以“平台为手段,数据为核心、问题为导向、分析为依据、整改为目的”的人大预算监督工作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结合人大年度立法和监督计划,围绕立法、监督、预算审查等重点工作,运用大数据技术,研究建立重点工作与预算资金相关联的分析模型,开展趋势性、结构性、绩效性分析研究,为常委会执法检查、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为财经委员会开展预算决算审查和监督预算执行,为专门委员会开展专项监督等提供详实的信息服务和数据支撑。

  二是选定涉及预算收支、重点支出、国有资产、政府债务、三公经费等20个明细事项,积极与人大预算研究基地合作,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源,采取主题分析和自定义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财政与经济关联、支出总量与结构、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等数据分析模型,最终实现“一键生成图文并茂的分析报告雏形”的功能,提升预算联网监督层次和水平。

  三是根据委员代表关注和社会关切的重点工作,提炼和优化相关预决算资料,开发满足人代会需求的人大预算审查专用页面,便于委员代表查询和使用,借助联网监督系统的分析功能作出研判。不断扩充手机APP数据信息展示功能,定期向代表推送预算执行、经济社会运行报表、分析和研究报告,帮助代表知情知政,让委员代表用起来“上手快”,提意见“说得准”。四是完善经济社会综合指标和

  区级财政数据库,系统梳理来源于不同政府部门的核心报表数据,定期采集产业、科研、人口、就业、社保、住房、医疗、卫生、创新等数据信息,健全各区政府预算、政府决算等数据采集机制,实现市区预决算数据的上下贯通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维度的查询和分析功能,为整体反映全市预算执行情况提供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持。五是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使

  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更加规范有力。建立健全预算联网监督相关制度,保障预算联网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步骤地做好系统应用和推广工作,加大系统宣传和介绍力度,提高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知晓率和使用率,让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真正运转起来,发挥人大预算监督的最大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