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1年 > 第9期 > 特别报道

听,代表“家”“站”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建在街道乡镇的代表之家、设在社区(村)的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依法履行职责的前沿阵地,也是打通基层民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代表“家”“站”(简称家站)不仅在北京实现了全覆盖,“家站常用、代表常来、实事常办”更成为一种“新常态”。

  打开代表家站之窗,让阳光照亮百姓的心窝。家站里的那些人、那些事,都在讲述一个个最鲜活、最生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故事。

  万名代表进家站,把胡同大妈们的“土点子”装进法规

  “以前一直觉得立法是专家、教授、领导干部们的事情,没想到竟跟我这个胡同大妈扯上了关系”,聊起两年前的那件事,家住东城区东四七条的马池兰大姐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语速明显快了起来。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刚过立秋节气,东四街道代表之家里座无虚席,根据万名代表下基层的安排,5名市、区人大代表正在这里听取大家对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的意见。

  “不能只靠宣传,要对不按标准分类的个人进行提醒和处罚,可以参考足球场上的‘红黄牌’制度,对初犯和偶尔投放错误的亮黄牌,对多次提示无效的要亮红牌。”马大姐这个地气儿十足的“土点子”很快从代表之家传递到了市人大常委会,随后,相关内容被吸收进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六章第六十八条。

  “打那儿之后,我经常参加家站的活动,这两年人大代表带着法规草案来家站征求意见的频率越来越高,街坊四邻有事儿来不了还常托我把意见带过来”,马大姐自豪地说。

  正如马大姐所说,越来越多关系百姓房前屋后、楼里楼外、身左身右的法规草案开始走进代表家站,在家门口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关涉千家万户的法规,都由千家万户说了算。去年的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街道办事处条例,前几个月的反食品浪费条例,最近的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无一不是如此。

  就拿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来说,为了把这部“为民服务法”“制度保障法”“首都原创法”制订好、完善好,一审阶段,全市11377名四级人大代表,深入到306个代表之家、2184个代表联络站,听取并征求了66915名市民的意见建议,其中很多已被市人大常委会综合吸收采纳。

  可以说,法规草案走进代表家站,扩大公众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让百姓在立法工作中有更多话语权,加大民意在立法工作中的权重,正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体现和生动实践。

  有着近30年履职经历的张梅菊代表对此深有感触。她说,法规草案直抵人大工作前沿阵地,是保障重大立法决策察民情、汇民意、聚民智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各行各业、不同地区的百姓意见充分表达、反馈,才能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良法促善治。

  今年6月,东城区景山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等6个代表家站被列为市人大常委会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好让更多的“街谈巷议”从家站传递出来,让每一部法规都装满民意。

  常“驻”家站听“吐槽”,让人大监督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法规草案进家站的频次在稳步提高,比这更高的是人大代表进家站的频次,常“驻”家站听取意见、建议,已经成为很多代表的履职习惯。

  有的代表利用工作在社区的便利,把本职工作和代表履职融为一体;有的人虽不能常来,却把手机号码留了下来,有事可以随时“连线”;有的利用网上家站平台,一年365天“云在线”。

  早上8点,走进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八角南路社区代表联络站,民主的气息迎面扑来,党旗掩映下“依法履职、尽责为民”8个大字格外醒目。

  “我们9点要在这里向社区居民征集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监督议题,我离得近,就先过来了,遇到来得早的大爷大妈还能多聊一会儿”,等在站里的一位年轻代表说。他是石景山区人大代表陈鹏,

  在八角南路社区担任党委书记,办公室与联络站一墙之隔,在石景山区,每个街道都至少有一位他这样的代表。

  “我们不仅在家站搞开门立法,也搞开门监督。除了征求大家对年度监督议题的建议,影响重要法律、法规实施的症结,专题询问要求政府部门回答的问题,执法检查需要查清的具体病灶,我们都会广泛听取居民意见”,陈鹏表示。

  说到兴头上,陈鹏给我们举起了去年“两条例”“身边、路边、周边”执法检查的例子。

  在第一轮“身边”检查中,他来到联络站征求意见,还没进门就听到了抱怨:

  “垃圾桶那么脏,连个脚踏板都没有,谁愿意用手去掀盖子,不把垃圾扔到外面才怪呢……”

  “每年夏天雨水这么多,不弄个棚子,水都直接灌到桶里,得多大味儿啊……”

  “撤桶并站了,以前单元楼门口的垃圾桶全部并到了小区出入口,太不方便了……”

  一边听着怨言,陈鹏一边向在场的大爷大妈、大哥大姐保证:社区内的问题,一周内完成整改;没有踏板、遮雨棚这样的共性问题,马上向市人大常委会反映。

  3天之后,社区内的垃圾桶站面貌一新。

  让陈鹏更欣慰的是,在第二轮“路边”检查和第三轮“周边”检查中,不装踏板“盖”难开、未建雨棚积污水这些情况,在他随意挑选的检查点位中都得到了改善。

  “来到家站,我最喜欢听居民吐槽。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府一委两院’工作中存在的短板,老百姓们最清楚”,陈鹏说,“在家站里,我们能听到原汁原味的百姓声音,让人大监督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站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站外“我有所为、民有所获”

  代表常“驻”家站,只是开始。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才是民主的实质。

  很多时候,居民来家站反映的不见得是什么大事:家里的暖气不热、小区遛狗的没有栓绳子、旁边公园跳广场舞的大妈吵到了正在学习的小孙子……

  “千万别把群众的小事不当回事”,市人大代表张梅菊说,“我们在家站接待人民群众,‘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一条硬杠杠,如果小事都得不到回应,遇到大事、难事,谁还会来找你”?

  朴素的话语,饱含着深深的为民情怀,更揭示了民主的真谛:“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

  家长里短的小事要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要推动解决。

  交通拥堵是最让人头疼的“大城市病”,三甲医院周边尤为突出,儿研所东侧路段堵得厉害时自行车都走不动。朝阳区人大代表徐爱民在代表联络站听到居民反馈后,在不同时段多次实地调研,然后形成了“关于儿研所及其周边交通缓堵”的建议。

  收到交办建议后,街道利用“吹哨报到”机制,联合区交通委、朝阳交通支队、区卫健委、朝阳停车公司等相关单位,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调整了车道布置、优化了慢行系统、扩建了停车位,不仅给周边居民带领了便利,也给小患者们带来了实惠。

  徐爱民也遇到过一些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她都会一边跟群众耐心解释、正面引导,一边持续关注、寻找机会。

  吉市口5号地块位于朝阳区与东城区接壤地带,该地块长期闲置,管理缺失,安全管理和环境秩序问题较为突出。2017年的一次家站活动中,居民向她表达了将闲置土地变身停车场的愿望。

  但是,历史遗留问题和周边环境设施像两个“拦路虎”,徐爱民没有退却,一次次的登门拜访感动了产权单位,共建共享的开发方式协调了临区的街道……

  终于,在奔走忙碌了3年之后,杂草丛生的土地变成了居民迫切期盼的停车场,吉庆里社区的居民笑了,徐爱民也笑了。

  居民笑的是,又一次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徐爱民笑的是,又一次推动解决了社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回顾履职之路,徐爱民眼含热泪。她说:“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有所为、民有所获,这16个字一直鞭策着自己认真履职,下一步我会更多地关注一些有共性、普遍性的问题提出建议。”

  家站搭台、群众唱戏,百姓的事大家议

  家站不仅能为百姓办实事,还为老百姓协商议事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张梅菊自己也说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社区居民喜欢来家站协商议事的。

  但是,张梅菊清楚地记得,很多居民跟她说过,家站是个好地方,大伙儿遇到事情,在里面说一说、议一议,心里能舒坦很多。

  协商议事,人大代表都必定会被邀请到场,这在通州区玉桥街道已经成了习惯。

  去年,玉桥南里38号楼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外立面涂成什么颜色?上下水管如何改造?楼顶防水加固怎么设计?老楼改造后如何维持?居民们带着这些问题,找到了张梅菊、张万龙两位人大代表。

  一场别开生面的协商议事会在玉桥街道代表之家开始了,人大代表、社区居民、街道领导、建筑施工企业、物业公司、街巷规划师一起面对面,给老楼改造“会诊”。协商到一半,大家在管线改造的方式和楼道巡视的频次上出现了分歧,张梅菊现场提议,咱们可以通过票决制这个很原始却很民主的办法来解决。话音刚落,居民纷纷响应,准备选票、投票、唱票,一气呵成。

  看着眼前的票箱,张梅菊坚定地说:“百姓的事大家议,百姓的事大家定,这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人大代表的参与下,通过颇具‘仪式感’的投票表决社区大事,就是一堂生动的民主公开课,对于提升民主意识、发展协商民主具有积极意义”。

  生动的民主公开课,时常在家站上演。

  在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物业管理委员会”通过代表联络站,组织社区居民对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物业规范化管理、管线老化整治等问题投票表决。

  在丰台区北宫镇,“民生实事民做主”得到积极探索,民生实事“办什么”“怎么办”“谁来办”“办得怎么样”都由社区居民说了算。……

  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管。

  社区居民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次次直观地、近距离地感受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滋味。

  后记

  代表家站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依托,是人大履职的“毛细血管”。

  近年来,为支持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更加有效地参与人大工作,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全覆盖建好家站”“规范化用实家站”,通过人大代表“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制度,安排一万余名三级人大代表带着立法、监督等议题,常进家站、常“驻”家站,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很多生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就发生在代表家站内外,见证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踏上新征程,我们将在党的领导下,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贯彻体现到各项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