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破题,因时而动,循势而往。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
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创新制度机制、密切协作,协同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协同机制取得了新成效、协同广度实现了新拓展。2015年,京津冀人大立法协同工作机制第一次会议召开;2023年,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2024年,京津冀人大工作协同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十年间,京津冀人大协同从立法协同、监督协同的专项工作协同上升为京津冀人大工作整体协同,三地通过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等多项协同立法项目,创新形成了协同立法与协同监督紧密衔接、常委会和工作机构多层次沟通协调、联动执法检查、联合开展调研等多项机制,为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三地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目标埋头苦干,携手推动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做好三地人大工作协同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推进京津冀人大工作协同的政治站位、思想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主动服务三地协同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要紧密跟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践,积极作为,因需应时地做好服务保障。深刻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所承载的重大使命,紧密跟踪协同发展的一线实践,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进一步聚焦中心大局,找准人大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职责定位,提升协同发展的精准性、统筹性、实效性,在推动京津冀三地人大工作协同中实现共同发展。
要用好十年立法监督协同的经验,在新起点、新机制下推进三地人大工作协同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入总结经验做法,以机制化、项目化、清单化的工作方式,立管用之法、强监督之效、行决定之权、聚代表之力,铺就“协”的底色,擦亮“同”的成色,持续推动京津冀人大工作协同走深走实,为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提供更加坚实保障。
未来在望,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时代赋予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气象,也赋予了三地人大握指成拳、携手同心的新使命。新征程上,京津冀三地人大必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更大力量。(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