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重要发布 > 专题 >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 > 媒体精粹

本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针对直播带货、微商电商、在线教育等 “沙箱监管”为新业态留观察期

日期:2020-07-30 来源:北京晚报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原标题:本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针对直播带货、微商电商、在线教育等 “沙箱监管”为新业态留观察期

  本市将对“直播带货”、“微商电商”、“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包容审慎的“沙箱监管”措施,设置一定的“观察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或处置。此外,还将设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和政务服务“体检员”,专门为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挑刺”,督促有关部门整改。记者从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了解到,下一步,北京将“多招齐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所谓“沙箱监管”,就是首先要划定一个范围,对在“箱子”里的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同时杜绝将问题扩散到“箱子”外面,属于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并由监管部门对运行过程进行全程监管。

  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六稳”“六保”抓手

  在今年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大兴区代表团和163位代表提出12件优化营商环境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决定,将代表所提议案合并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报告作为今年监督工作重点,与议案合并办理。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能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企业轻装前行,甚至加速奔跑。副市长王红昨天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议案办理暨相关专项工作情况时表示,今年以来,在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抗击疫情冲击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落实“六稳”“六保”的重要抓手。

  市人大财经委表示,尽管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但隐形门槛、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仍有待改进。(张楠)

  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

  1、整改不合理准入限制

  按照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本市新增产业禁限目录要求,对不合理准入限制开展整改。建立行政审批实施情况定期评估机制,对行政审批相关的评估、核查、登记等环节的隐性壁垒进行清理。

  2、民企可参与电力电信铁路等重点行业领域

  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电力、电信、铁路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改革,不得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附加条件。加强政府履约守信,建立解决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

  3、试点“备查制”

  试点推行市场主体标准自行判别、权利自主享受、资料自行留存的“备查制”改革,实现“零材料、零跑动、零接触”。

  4、试点“证照联办”

  持续扩大品牌连锁生活性服务业“一市一照”、“一区一照”试点企业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区试点推行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许可证“证照联办”。

  5、一次性告知清单制

  强化政府告知义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全面实施一次性告知清单制度,推行主动告知办事企业审批标准、申报材料、关联事项、负责部门、办理时限、办理进度、事中事后监管要求、执法检查标准、违法后果等。

  6、推200件“办好一件事”套餐

  围绕“办好一件事”,对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服务事项,建立政府内部联合审批、数据共享、统收统分等业务协同机制,推出200件“办好一件事”套餐。

  7、新业态探索“沙箱监管”

  创新监管执法方式,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推进信用监管,制定信用分级分类标准,出台信用信息评价实施细则。完善全市统一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明确失信行为和失信联合惩戒的认定范围、标准和程序,细化信用惩戒措施,开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工作。推动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包容审慎监管目录库并动态调整,探索适用于新业态新模式的“沙箱监管”措施,设置一定的“观察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或处置。

  8、设“政策兑现”窗口

  推行政策兑现“一次办”,聚焦复工复产政策,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大厅设立政策兑现窗口,实行“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兑现”。

  9、营商环境将有“社会监督员”

  加强监督落实,推行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和政务服务“体检员”机制,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整改落实。

  10、新增多种“引才”方式

  2020年计划引进紧缺急需人才5000名,平均每年引进人才增长近50%。2018年、2019年共有12046名申请人取得积分落户资格,截至6月30日,已为其中11357人办理落户手续,随迁子女8730人,共有20087人成为“新北京人”。下放工作居住证办理权限,2019年办理工作居住证4万余人,同比提高80%。目前已对海淀、朝阳等13个区完成权限下放,计划今年内实现全部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