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解读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奋楫扬帆“十四五”砥砺逐梦新征程——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首都北京重点工作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21-03-06

  原标题:奋楫扬帆“十四五”砥砺逐梦新征程——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首都北京重点工作

  备受瞩目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昨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提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冬奥筹办等与北京有关的大事儿,其中服贸会分别在2020年工作回顾和2021年重点工作部分被两次提及。

  冬奥筹办 全力冲刺

  “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2月4日,历经六年筹备,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迎来倒计时一周年。

  当前,冬奥会、冬残奥会12个竞赛场馆全部完工,非竞赛场馆建设稳步推进,三个赛区冬奥村基本完工。晶莹剔透的“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宛若巨龙盘卧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道如振翅飞燕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一个个冬奥场馆惊艳亮相。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冬奥筹办工作进展十分平稳顺利,“几乎是一个奇迹”。

  当前距离冬奥开幕已不到一年,筹办工作进入全力冲刺、全面就绪、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北京将始终坚持“四个办奥”理念,牢牢把握“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继续保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状态,全力以赴做好筹办工作。

  2022年正值冬奥百年前夕,北京定能办成一届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的冬奥盛会。

  “两区”建设 加快推进

  “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9月4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隆重开幕。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服贸会,是疫情以来我国举办的首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万家境内外企业机构、超10万人参展参会。

  在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致辞,明确表示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两项政策,成为助推北京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浩荡东风。

  9月24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当前“两区”建设正加快推进,北京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据了解,北京推出的251项政策落地实施率超过50%。其中,在鼓励创新创业、金融领域开放、引进人才等方面出台了全国首创或首批政策11项。

  协同发展 步伐稳健

  “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2月27日10时18分,一辆复兴号列车满载旅客,从雄安站开往北京西站。至此,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北京西站至雄安站时间缩短至50分钟,京津冀“1小时生活圈”日渐成型。

  加速的交通一体化进程,正是三地协同发展的缩影。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7年来,步伐稳健、成绩斐然。

  疏解与区域融合齐头并进。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2800余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980余个。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里程增长超过25%,“四纵、四横、一环”的京津冀骨干路网格局初步建立。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过120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分支机构累计达8300多家。

  “十四五”的号角已经吹响,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六个明显提升”的主要目标,其中特别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工程之一,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列车正式开通。高空俯瞰京雄城际终点站雄安站,椭圆形的站房雄伟大气,高铁轨道从站房延伸而出,直达远方地平线外。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科技创新 重任在肩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功组建首批国家实验室。”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近一半两院院士在北京,每年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近一半来自北京,人工智能领域有效发明专利北京居全球首位,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市值北京位列全球第五……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密集,正是北京的显著优势。

  “十三五”时期,北京科技创新全面加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奖项占全国30%左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原始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增强,涌现出马约拉纳任意子、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天机芯等一批世界级的重大原创成果。

  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北京重任在肩。

  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的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

  未来发展路径已明确,北京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加速前行”。(范俊生)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
主办:

北京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承办:

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