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重要发布 > 审议意见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对市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日期:2021-01-13 来源: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2020年11月26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北京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玉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做好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情况报告的工作,在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到海淀、昌平等5个区,实地调研了教办园、企事业单位等公办普惠园、民办普惠园、民办非普惠园、社区办园点等各级各类幼儿园,听取了举办者、园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意见建议,赴首都师范大学就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进行专题调研,并听取了北师大、北京城市学院等7所高校关于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11月12日,教科文卫委员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讨论了市政府关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情况的报告,研究提出了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

  委员会认为,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及时制定出台各项配套政策,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努力扩增学位资源,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和办园质量。三年来,市级财政经费累计投入110亿元,新增学位17.9万余个,截至10月底,全市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90%,普惠率达到87%,完成了行动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特别是今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前教育发展,始终把师生安全放在首位,周密部署、严格防控、精心组织,确保了今年9月份全市幼儿园的顺利开学。

  同时,调研中我们也发现,虽然三年来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离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强烈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学位总量仍需增加,区域性短缺依然存在。当前我市适龄儿童入园率虽已达到90%,距离实现幼有所育的总体目标要求还有距离。学前教育学位分布不均、区域性局部短缺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区域“入园难”的问题还较为突出,继续挖潜扩增学位的难度较大。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短板。师资培养速度还不能满足扩增学位的迫切需求。非编教师与在编教师还没有完全实现同工同酬,其他国有单位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中教师待遇仍然偏低,教师流失率较高,队伍不稳定。新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有的师资培养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经费保障机制还不能适应新要求。现有财政补贴和收费标准,仅能保障普惠性幼儿园维持一般水平的运转,缺少必要的发展经费支持。2012年制定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相对于近年来物价涨幅和人力成本上升已经偏低,其他国有单位投入学前教育经费的渠道和路径还不畅通。各区之间对学前教育的支持保障力度也还有较大差距。

  四是办园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数量仍然不足,不同办园主体举办的幼儿园之间的差距还比较明显,适龄儿童家长对于“入好园”的呼声和需求仍很迫切。园长队伍的建设步伐还跟不上办园规模快速扩大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园整体质量和水平。幼儿园大班在园儿童流失率较高,幼儿园和小学相互衔接工作还不够科学规范。

  委员会认为,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的目标任务,按照市委“七有”“五性”的要求,在三期行动计划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瞄准问题,精准提升,不断健全我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前瞻性研判,科学制定“十四五”时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

  要认真总结和梳理第三期行动计划的做法、经验和短板弱项,根据未来五年我市适龄儿童人口总量、分布特征、变化趋势等情况,加强前瞻性的预判分析,科学设定市“十四五”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要科学评估现有政策支持体系,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幼儿家长的意见和诉求,聚焦学位供给、师资建设、经费保障、质量提升等关键问题,研究制定可持续、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和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合理预期,积极构建符合首都实际、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要继续发挥好市学前教育联席会议的机制作用,强化教育、财政、人力社保等政府部门政策衔接和沟通协调,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合力共促学前教育更好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深挖办园潜力,持续精准扩增学位资源

  要在持续增加学位供给总量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学位区域性短缺问题,紧盯学前教育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的地区和主要人口疏解承接地等学位供需矛盾突出的重点区域,实现精准扩增学位。继续解决建成时间较早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建未建、挪作他用等历史遗留问题,开展新一轮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探索除小区配建之外的幼儿园建设保障新方式,规划等政府有关部门应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闲置场地场所改建为幼儿园。完善对民办幼儿园的分类扶持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多种类型的幼儿园,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学前教育的需求。

  三、完善政策机制,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依法推动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保障政策,研究解决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的路径办法和长效机制,继续推动非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逐步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有力保障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不断增强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要着力加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稳步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师资供给,通过建立高校间专业共建联盟、提升实训基地质量水平等,切实提高幼教专业学生的保教能力。要抓好对在职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完善分层、分类及与重点师资培训项目相结合的全员培训机制。

  四、科学核定成本,完善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要抓紧研究政府、社会、家长多元投入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合理测算分担比例。要科学核定普惠性幼儿园的办园成本,加大财政补助和收费政策统筹支持力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动态调整生均财政补助标准,合理调整普惠性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要完善企事业单位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研究拓宽更多社会资源渠道参与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投入机制和方式。同时,市级财政要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支持保障力度。

  五、坚持多措并举,提升整体办园质量和水平

  要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加快制定完善我市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加强对基础薄弱幼儿园的扶持,持续改善办园硬件和软件条件,更好发挥优质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缩小办园质量差距。要发挥首都教育科研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强教育科研机构对幼儿园的专业指导力度。进一步巩固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成果,强化与家长的沟通引导,深入研究幼儿园大班儿童流失率较高的成因及对策,科学指导幼儿园开展与小学有效衔接的保教活动。不断加强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更好促进其专业发展,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以上意见,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