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重要发布 > 审议意见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对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议案办理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日期:2019-12-02 来源: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2019年11月26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北京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玉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议案的办理工作,李伟主任在启动会上提出明确要求,并在议案办理过程中亲自召开督办工作座谈会,就议案办理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与主管副市长深入研究,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庞丽娟、侯君舒副主任带领议案督办工作组,先后到朝阳等5个区的急救分中心和部分急救站,以及北京急救中心(120)、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天坛医院实地调研,与急救医生、护士、司机、担架员等一线工作人员座谈交流。教科文卫办公室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广泛听取16个区人大和区卫生健康委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就代表关心的重点问题与市卫生健康委、市红十字会等进行沟通研究。11月13日,教科文卫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对市政府议案办理情况报告进行了讨论,研究提出委员会意见和建议。

  教科文卫委员会认为,市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陈吉宁市长、卢彦副市长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专题研究,将其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在议案办理过程中,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许多建议都被吸纳到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的各项措施当中。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得到明显改善,急救呼叫满足率稳步提升,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由19.1分钟缩短为16分钟,议案办理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同时,在议案督办调研中我们发现,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与市民的需求还有差距,与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安全运行的要求还有距离。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不足,长期存在的痼疾顽症仍有待于从根本上解决。

  一是120和999尚未实现统一指挥调度。北京急救中心(120)和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两套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网络,虽然实现了“首接负责制”,但各自独立指挥调度和运行的问题仍未解决,重复呼叫派车、浪费急救资源的状况依然存在,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的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及时、不共享,服务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难以到位,我市院前医疗急救运行管理的整体效能不高。

  二是全市急救站点的运行管理模式过于复杂。120服务网络共有20个分中心和214个急救站点。其中,北京急救中心管理的5个直属分中心、37个直属站点分布在东城等8个区,由市级财政统一保障。其余15个区级分中心(西城区未设分中心),有完全独立法人、依托医院的独立法人、依托医院的非独立法人等多种模式。区属的177个急救站点有依托医院设在急诊科的,有由医院提供场地独立运行管理的。尽管北京急救中心实现了对全市120服务网络的统一指挥调度,但由于各区分中心和急救站点隶属关系和运行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保障水平不一,服务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发展很不均衡。市直属分中心与所在区的分中心存在职能划分不清,服务范围重叠交叉等问题。

  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从事院前医疗急救调度转运的同时,还从事着非急救转运、医疗上门服务等市场化业务,并在事实上与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捆绑运行,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公益性边界模糊,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三是院前和院内衔接不够畅通。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滞后,院前院内缺乏实时沟通的电子信息平台,影响救治效率。我市各类医院隶属关系复杂,市卫生健康委对全市院内急救资源协调乏力,院内医疗支持院前医疗急救总体上不足。一些大医院急诊科人满为患,急救车滞留院内压床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因无急诊床位而拒绝接收患者。

  四是非急救占用急救资源。近年来,社会公众对非急救转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本市还没有提供非急救转运业务的专业队伍,加上急救知识宣传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一方面有非急救转运需求的人群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急救车辆,占用紧缺的院前医疗急救资源;另一方面导致“黑救护”问题日益突出,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严重影响社会秩序。

  五是院前医疗急救队伍人才短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强度较大、职业风险较高、岗位待遇普遍偏低,缺乏有力的保障和激励措施,从业人员招不来留不住,特别是急救医生流失严重,急救队伍不稳定问题突出。

  教科文卫委员会认为,市政府的下一步工作计划力度大、思路清晰、措施全面、可操作性强,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抓紧细化完善实施方案,加快推动议案办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坚持院前医疗急救的基本公共服务定位,完善管理运行体制机制

  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承担着急危重患者的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的紧急救治,以及突发事件和其他公共安全应急处置等职责,是基本公共服务和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政府主办,确保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公益属性。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和《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的有关规定,尽快将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专用呼叫号码统一为“120”,尽快实现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统一指挥调度、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监督管理。按照2021年后“120”承担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目标,加快北京急救中心和120服务网络的改革,打破利益固化,整合各类资源,精简非业务部门,提高指挥调度的专业化和智能化水平,高标准打造院前医疗急救专业队伍,不断提高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和效率。

  二、立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构建一流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

  以整体提高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构建市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点和院内急诊组成的全链条急救服务网络,合理划分市直属分中心与各区分中心的职能和服务范围,防止制度建设碎片化。

  北京作为首都,重大活动多、安保任务重、应急处突要求高,中心城区人口稠密,急救承接医院隶属关系复杂,建设一支政治业务都过硬的直属队伍,发挥骨干作用,对提高首都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建议加强中心城区急救资源的统筹能力和保障力度,将计划中市急救中心直属队伍直接服务的范围适时由核心区扩大到城六区。统一规范各区分中心的职能,细化明确区政府相关责任,市区院前医疗急救实行统一财政保障标准,推动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三、抓住关键环节,加强院前院内医疗急救的有效衔接

  从超大型城市应急救治的需要出发,统筹全市急救资源,建立院前院内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为急危重患者畅通绿色抢救通道。统一全市院前医疗急救车辆的医疗信息设备配置,实现急救车与目标医院急救信息实时沟通对接,急救关口前移,提高救治效率。加快推进急救体系信息化建设,推动院前医疗急救、院内急诊、居民电子病历和健康管理档案等信息共享。加快推进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室能力建设,全面落实急诊预检分诊分级,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加强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优势,加强全市胸痛、卒中、创伤等急救协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医联体的作用,缓解大医院急诊科室压力。

  四、出台相关政策,建立急救与非急救分类服务监管体系

  从院前医疗急救的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出发,合理界定急救与非急救的服务范围,落实急救车不得从事非急救业务的要求,尽快实现急救服务和非急救服务的剥离,有效提高急救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快制定非急救转运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非急救转运准入条件、收费标准、设施配备、服务规范,实行急救和非急救分业监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各类社会资源积极参与非急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加快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向非急救服务转型。

  五、提高保障标准,全面加强急救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薪酬制度改革,以同级公立医院相应岗位平均水平为参照,建立公平合理的院前医疗急救人员薪酬调节机制,切实提高行业保障水平。完善绩效考核,优化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加强院前医疗急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院前医疗急救医生定期进修机制,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建立更加符合院前医疗急救特点的综合能力考核评估机制和职称评聘办法,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晋升空间。加快推进落实长期从事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在积分落户、转岗择业等方面优待政策。

  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协调、精心操作。注重新出台政策的精准实施,确保全市急救工作运行平稳;注重标志性成果的及时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注重改革过程当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以上意见建议,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