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重要发布 > 报告

关于“服务市民健康生活,推进滨河、郊野公园绿道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日期:2013-09-26 来源: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2013年9月25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北京市副市长 林克庆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服务市民健康生活,推进滨河、郊野公园绿道建设”议案办理情况。

  今年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海淀团、通州团、密云团、顺义团和其他60人次市人大代表分别联名提出了8件议案,内容主要包括:加大河道治理工程和河岸绿道建设支持力度,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加快建设我市和社区健康绿道,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加强城市绿道规划,推进北京绿道建设;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北京绿道建设,促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北京城市宜居水平等方面。经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审查,主席团讨论通过,将8件议案合并为“服务市民健康生活,推进滨河、郊野公园绿道建设”的议案,交市政府办理。 

  市政府对议案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议案的提出和办理,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绿道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城市休闲空间,服务广大市民;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乡面貌;有利于推动绿色出行,促进节能减排;有利于带动郊区农村旅游、运动休闲、园林绿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落实好议案办理工作,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常务会、专题会进行研究,要求各有关部门结合北京实际,把绿道建设与生态保护、健康运动、休闲旅游、绿色出行、经济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推出典型、抓好示范、强化宣传,加快推进本市绿道建设。

  期间,市人大常委会部分领导和人大代表,多次深入区县开展调研,为议案办理和全市绿道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都进行了充分地吸纳。议案办理报告已经2013年8月27日市政府专题会讨论通过。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具体情况。

  一、议案办理总体情况

  一是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了“服务市民健康生活,推进滨河、郊野公园绿道建设”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园林绿化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规划委、市政市容委、交通委、农委、水务局、旅游委、体育局等11个相关部门和16个区县政府参加。在园林绿化局设立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议案办理的日常工作。

  二是邀请市人大代表进行实地调研。我们会同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办公室,先后8次邀请市人大代表开展绿道建设管理工作现场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通过对顺义潮白河、海淀南长河、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二环路西城段、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绿道进行现场调研,代表们亲身感受了绿道建设的试点成果。大家一致认为,绿道建设是一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投资少、效益大,对提升人居生活品质、提高城市公共生态资源使用效率、倡导绿色出行等具有重要作用。代表们结合调研情况,对绿道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推动绿道建设十分有益。

  三是研究出台市级绿道建设总体方案。通过资料查询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了国内外绿道建设管理工作调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技术力量,综合分析北京市域范围基本情况及绿色、历史和人文资源特征,研究出台了《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总体方案(2013~2017年)》(以下简称《绿道总体方案》),已经7月23日市政府常务会审定通过。《绿道总体方案》提出了市级绿道“三环、三翼、多廊”的总体布局,确立了由市级绿道、区县绿道、社区绿道构成的三级绿道构架,明确了先构建全市绿道体系骨架、带动区县绿道和社区绿道建设、逐步完善全市绿道网络的思路,规定了本市绿道建设内容、投资标准和投资来源,确定了项目实施主体和管护主体。《绿道总体方案》的出台,为绿道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启动了区县级绿道系统规划编制工作。为使本市绿道形成各具特色的多层级绿道系统,在抓好市级规划编制的同时,积极推进区级绿道系统规划编制工作。目前,顺义、丰台等区已率先完成了区级绿道系统规划的编制。顺义区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浅山区健康步道;丰台区主要借助园博会、卢沟桥等人文、历史资源规划绿道,提升永定河两岸区域优势。按照《绿道总体方案》的要求,各区县将结合市级绿道规划和本区域资源特点确定辖区内绿道布局,使区级绿道、社区级绿道自成体系,局部与市级绿道相联通,逐步建成具有北京特色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有效便捷”的市、区、社区三级绿道体系。

  五是编制各类指导性文件。绿道建设在本市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技术和政策指导。为此,在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经验、总结本市绿道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市政府组织专业部门启动了绿道规划、建设、管理等指导性文件的编制工作。具体包括:《北京市绿道建设工作意见》、《北京绿道设计建设导则》、《区县绿道系统规划编制指导书》、《绿道标识系统设计方案》、《北京绿道与交通衔接系统建设要求》、《北京市绿道养护管理工作意见》等。目前起草工作已基本完成,将进一步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组织专家论证。

  六是推动市级绿道试点工程建设。为探索市级绿道建设管理经验,示范带动全市绿道建设的健康发展,今年重点启动了二环路滨水绿道、海淀三山五园绿道、丰台园博绿道、温榆河滨水绿道、东郊森林公园绿道、延庆妫河绿道等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建设绿道总长度达200余公里,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同时,结合各区县规划或在建的重点工程项目,增加绿道建设内容,减少重复投资和二次建设。比如顺义潮白河绿道是在顺义滨河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建设的;未来科技城滨水公园绿道将作为温榆河绿道的一部分,进行同步建设、同步实施。

  二、推进绿道建设的主要做法

  绿道建设是一项涉及地域广、协调事项多的系统工程,市政府统筹协调、周密部署,市属各部门、各区县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在工作中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

  一是坚持了议案办理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市政府要求承担议案办理工作的各部门、相关区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握好人大代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良好契机,将议案办理与绿道建设管理实践工作紧密衔接,从绿道的基础调研、总体规划、保障措施、试点建设等具体工作入手,抓落实、抓实践。通过半年多的努力,既保障了议案办理的顺利推进,又促进了全市绿道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是建立了市区统筹、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协调、区主责的任务落实机制。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各部门按行业归口确定工作职责,从政策集成、方案审查等各方面支持绿道建设;各区县政府发挥主体作用,在配合市级绿道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本区绿道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具体项目的实施,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三是充分发挥试点项目的带动效应。加大对试点项目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对绿道的直接体验,不断提升绿道建设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为绿道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试点项目的示范带动下,西城、通州、平谷等区县也已经开始启动绿道建设工作。

  四是制定了有效的保障政策。市政府研究制定了相关政策,明确了市区两级投资比例和标准、农村集体土地占用补偿政策、绿道的管护政策等,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未来绿道建设的主要思路

  一是总体目标。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绿道建设与绿色生态空间相结合、与景观文化资源相结合、与公共交通衔接相结合、与休闲健康需求相结合、与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结合,通过合理布局、景观提升、节点连通、服务配套,把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成为生态景观之道、健康休闲之道、文化魅力之道、城乡融合之道,成为北京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亮丽名片。

  二是主要任务。利用5年时间,建设市级绿道1000公里以上,串联200多处公园、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遗迹等各类兴趣点,建成10处以上风景优美、富有历史文化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游赏绿道区段。示范带动1000公里以上的区县绿道和社区绿道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特色突出、功能多样的绿道网络,可同时满足100万人休闲健身需求。

  三是重点措施。完善绿道建设管理配套政策。尽快出台绿道建设中规划、国土、财政、交通、水务、园林、交管等多部门的配套细化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的操作性和实效性,为落实《绿道总体方案》各项部署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对后期运营管理的研究。绿道建成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运营、管理、维护。我们准备在试点项目的基础上,开展绿道建成后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为全市绿道建成后的长期运营管理积累经验。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绿道建设监督考核制度,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绿道建设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明确牵头单位和协作单位,督促绿道建设工作按期落实。不断理顺跨区县、跨专业部门绿道建设的工作机制,探索区县之间绿道衔接、借用河道、借用市政道路、增设交通标识导识等方面的内部协调机制。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市政府在推进绿道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人大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根本宗旨,扎实推进北京绿道体系的建设发展。希望市人大常委会继续监督指导绿道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我相信,有市人大常委会和各位委员、代表的支持和监督,北京市绿道建设管理工作一定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上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