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北京实践

“万名代表下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北京实践

日期:2022-02-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12345”,一个很容易记住的电话号码,背后是连接市民与政府的立法力量。

  聚焦生活垃圾管理,聚焦物业管理,看似简单的两个条例背后,同样有立法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些着眼于北京民众“关键小事”的立法修法动作背后都有不断完善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这一机制由2019年起展开,目前已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北京样本。

  这个机制是从聚焦民生的“关键小事”开始的。

  2011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是当时中国第一部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引领全国风气之先。但是,经过近十年的运行,条例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于是,2019年,针对北京市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开始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行修订。

  同时,结合《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制定工作,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创了“万名代表下基层”活动。一万多名北京市各级人大代表走进街道社区,履职大街小巷,围绕是否应该总量控制、是否应该禁止或限制一次性用品、补齐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物业服务水平等关键问题,面对面听取市民意见建议。

  这一接地气的行动,不仅收获民众点赞,也让立法和修法工作更为实事求是、更为科学。

  总结有益经验后,2020年,北京市进一步开展“万名代表再下基层”,组织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对上述两个条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具体了解民众对法规实施的满意度,明确改进工作方向,使监督检查更有实效。

  此后,“万名代表下基层”的做法,逐渐上升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机制,成为城市立法的“毛细血管”,在北京市多部法规的立法和执法检查中得到运用。

  今年,在《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制定过程中,“万名代表下基层”的经验又一次得到运用。

  “接诉即办”,意为对民众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2019年,北京市“接诉即办”机制建立。“12345”,这个很容易记住的电话号码就是“接诉即办”市民服务热线。两年来,这一热线在北京行效显著,有口皆碑。

  为了把这项改革成果更好地固定下来,今年9月24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将这种有益经验以立法形式固化下来。由此,对政府职能部门来说,“接诉即办”不再是“向前一步”,而是成为一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于民众而言,“说话有人听、困难有人帮、事情办得快”成为常态。

  在《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制定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贯穿全程。条例草案二审前,北京市全市11000余名人大代表与6.7万名市民“面对面”;三审前,北京市领导以普通人大代表身份带队深入各区,在代表“家”、“站”、基层立法联系点里再次与市民坐在一起。

  形式上,北京市人大代表把条例草案做成幻灯片进行宣讲;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还“随机邀请”拨打过服务热线的市民参加立法座谈会,对不能现场参会的市民以电子邮件书面征求意见……

  “万名代表下基层”正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首善之区的实践样本。未来,身边社区、大街小巷,人大代表征求民意的场景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