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绘植绿京城的动人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追访
4月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朝阳区温榆河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总书记和大家一起栽树、培土、浇水,亲切地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区域绿化情况,构成春日里一幅动人的劳动画卷。
植树点是一片开阔地,盈盈清河水在其南侧悠然流过。习总书记拿着铁锨向植树点走来,见几名佩戴红领巾的孩子正在种树,高兴地叮嘱他们既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又要做到身体强、意志强。“你们三个都不戴眼镜,这挺好的!”他还鼓励一名视力2.0的男生,说:你将来有希望当宇航员!
围绕着一棵油松,习总书记和干部群众一起填土,并提水浇灌。“总书记植树是内行”,参与植树的市民陈路说,“给树苗填土时,总书记指着地上的草炭灰,手把手教孩子们:应该先填草炭灰,再填普通土,很专业又很细致。”
同种一片树,共话民生事。植树点的所在地是朝阳区孙河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有多家砂石料厂、废品回收站,经过拆迁治理和环境整治,将成为京城东北部的“绿肺”。区域发展和民生实事牵动着习总书记的心,他一边种树,一边向上辛堡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学诗问了一连串问题:村里有多少口人?都上楼了吗?回迁房多大面积?……“他像大家庭里亲切的家长一样,最惦记的是老百姓的生活。我回答说,现在我们都转成居民了,有社保,正在建设的回迁房也宽敞。”张学诗回忆当时的情景,仍难掩激动。当晚,村民们看着《新闻联播》就纷纷给她发微信、打电话,“好几个人说,他们激动得噌一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油松、矮紫杉、红瑞木、碧桃、楸树、西府海棠……总书记种下的6棵树苗,在轻柔春风里挺拔舒展,海棠还结出了粉色花骨朵。“总书记端详着海棠,说了那一段非常经典的话:美丽中国不光是涂脂抹粉,而是健康。”温榆河公园工作人员石伟说,这朴实又意义深远的话,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切按照公园原本的建设规划来,没有高规格,也没有搞特殊,是这次义务植树活动的一大特点。“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植树所用的铁锨、水桶等工具全都不是新置办的,而是就地取材,直接把公园的旧工具拿来,只要没毛刺、没开裂、好使好用就行。”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联络处副处长孟繁博说。不仅工具普通,栽植的也都是一水儿的“圃苗”,也就是一般规格的乡土树种,既不名贵也不高大,好养活,易成材,生态效益高。“这些细节都在传达着总书记的理念:他是以一位普通公民的身份来履行植树义务,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孟繁博说。
临别时,大伙儿心里满怀不舍,纷纷围拢上前,孩子们更是向总书记郑重地敬着少先队礼。“总书记提醒大家,要间隔至少一米。还给我们打气,说目前国内疫情稳定,经济社会肯定会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朝阳区园林绿化局义务植树联络科高级工程师朱晓明说,这处植树点将会建成纪念林,成为义务植树宣教基地,把爱绿植绿护绿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市民心中。(朱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