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省人大

黑龙江人大:厚植法治根基 谱写大美龙江新篇章

日期:2022-06-17 来源:中国人大网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原标题:黑龙江人大:厚植法治根基 谱写大美龙江新篇章

  山川林木葱郁,沃野绿潮涌动,天空湛蓝纯净,河湖碧水悠悠……大美龙江,满目秀丽风光,处处绿意浸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在这里尽情舒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多年来,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做好生态环境工作,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省人大常委会自觉把人大监督工作同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接连打响人大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力推动法律法规有效实施,依法助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五年来,人大监督,一以贯之。省人大常委会紧跟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要求,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决向污染宣战。执法检查紧盯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厚植绿色发展底色,使龙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一组组翔实的数据见证着监督成效,一张张百姓的笑脸映衬着环境之变,一处处精彩的蝶变彰显着法治力量。

让绿色成为龙江底色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大草原、大界江……这些宝贵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大自然给予黑龙江得天独厚的馈赠,为子孙后代留住绿水青山蓝天沃土,是我们必须稳扛在肩上的责任。

五年来,我省持续发力、精准聚焦,推进法律法规落实落靠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让绿色成为龙江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保卫蓝天,让碧空白云永驻——

2018年,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会栗战书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中的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和方向,突出监督实效,紧紧扭住“以煤炭为主的结构性污染突出”“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及应急响应未依法全面落实”“重点领域防控力度还需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率有待提高”四个关键,从以往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工作和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群众反映涉气的信访案件中,梳理700余项问题,查清病灶、对症下药。

检查组深入到哈尔滨、佳木斯、大庆、绥化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走企业、看工地、进社区,召开五级人大代表、基层执法人员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倾听群众呼声。

“工业企业、煤矿建在市区或城市周边,煤粉尘、石墨粉尘等是当地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下一步要怎么处理?”“各地大气污染应急管理平台及环境空气质量分析预测系统建设不完善怎么办?”“棚户区冬季原煤散烧污染较重,怎么治理?”……敢于动真碰硬,检查组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直指痛处问题,让一些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脸红出汗”。有的当场责令企业整改,有的向当地政府交办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提出务实有效的意见建议,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硬核”支撑。

  保卫碧水,让清波绿岸常在——

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水污染防治省情实际,执法检查创新监督方式,借“外脑”融智聚力,强监督提质增效。执法检查组向专家学者“求医问药”,为污染防治工作“把脉开方”,委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带领专家团队,开展水污染防治情况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评估,聚焦重点领域,明确主攻方向,采用数据化、精准化的方式,为执法检查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参考。

执法检查与专题询问紧密结合,与专题调研同向发力。“采取什么措施提高水源地达标率和水龙头合格率?”“如何将农业‘三减’工作落实落靠?”……在水污染防治“一法一例”专题询问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代表聚焦热点、突出重点、直奔主题开展问询。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等11个相关部门和省法院、省检察院主要负责人,讲实情、说实话,认真答询。整个专题询问紧张有序、气氛热烈,询问、追问、临时加问……一场解决好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求真问答扎实展开。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在水污染防治“一法一例”专题询问后,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政府部门答询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持续跟踪、环环相扣,挖掘问题更有深度,督促整改更有力度。

保卫净土,让“大粮仓”稳固可靠——

2020年,省人大常委会聚焦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黑龙江省位于东北黑土区的核心区,是黑土地大省,以珍贵稀有的黑土地资源而闻名。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只有保护好、利用好黑土资源,才能不负人民的热望,不负“大国粮仓”的重托。

省人大常委会坚决扛起依法防治土壤污染的责任,立法与监督接续发力。制定出台《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切实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的决定》《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采取“决定+条例”的模式,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打好黑土地保护利用“组合拳”。

执法检查紧扣法律法规要求,突出黑土地战略性保护,上矿山、下耕地、进砂场、访基地,深入查找薄弱环节,从源头防范隐患发生。“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治理修复起来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防治工作必须要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每到一处,执法检查组都深刻剖析土壤污染防治的特点,总结了我省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不相适应,配套制度建设与法律全面有效实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基础保障能力与精细化专业化保护和改善的需求还不相适应”,犀利指出防治问题症结所在,提出了精准务实的意见建议,体现依法监督、科学监督、有效监督。

  治理固废,让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2021年,省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同频共振,省市两级同步部署、同步行动、同步落实,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坚持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要指示批示贯穿执法检查全过程。检查组每到一地、每次座谈都深入宣讲,引导公民、企业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营造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

检查组聚焦生活垃圾分类、危险废物处置等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深入田间地头、社区乡村,采取实地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检查医疗废物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处置、农业固体废物回收转运及循环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情况,把好污染源“关口”。

“宣传引导存在逐级递减和‘政热企冷’现象、农村固体废物设施建设缺少规划支撑、‘三化’处理能力有待提升、垃圾填埋场存在超负荷超服务年限等问题……”执法检查组在肯定贯彻实施法律主要成效后,迅速“晒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持续加力,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后,省人大常委会一周内迅速启动执法检查,利用两周时间完成13个市(地)“全覆盖”实地检查。落实“四个体系”工作要求,执法检查高站位谋划部署,高标准推进落实,高强度督促整改。省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推进,抓实目标、抓实过程、抓实结果,全过程落实法律规定。

在全面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重点的基础上,执法检查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黑土地保护、对照法条逐条梳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情况作为我省特点一体推进。54个实地检查点位,74位检查组领导及成员,对接29个中省直有关部门……执法检查组对照法条逐条梳理各地存在的问题,制定13个市(地)执法检查问题清单,搭建形成人大主导、代表参与、专家献智、多方联动的工作架构,做足执法检查“功课”。

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暗访暗查立行立改,五年问题“回头看”等系列举措确保监督实效。发挥行业专家和各级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执法检查的重要作用,广泛搜集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检查重点和问题清单。对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散煤扬尘污染、松花江支流排干污染问题暗访暗查,当即向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反馈并要求立行立改。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记录和证据固定,纳入执法检查初步问题清单。对往年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回头看”,强力督办盯办,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以整改成效检验执法检查成色。

护好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才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通过“一年看五年”“一法看多法”,充分体现新一届省委振兴发展的新思路新气象,充分体现龙江生态环境的新变化,充分体现省人大常委会落实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新进展,筑牢绿色屏障,守护好绿水青山,奋力铺就绿色龙江的亮丽底色。

  让美丽成为龙江特质

 林海雪原与冰河树挂相映成景,憧憧松影与亭亭白桦醉美森林,湖湾碧波灵动,农田美景如画。龙江以环境之美成就振兴发展新优势,以绿色之笔书写生态文明大文章。

“现在这里叫雁溪湖,变化翻天覆地,我们每天都来游玩遛弯,生活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水面清澈见底,水底鱼儿游过,水面鸟儿成群掠过,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纳污坑塘“变身”被周边胜合村村民看在眼里。可就在2018年,这里85万平方米的黑臭水体严重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紧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的纳污坑塘问题,聚焦源头治理,从截污控源、技术助力、生态修复入手,督促推动昂昂溪区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昂昂溪区纳污坑塘的美丽“转身”是省人大常委会五年来执法检查工作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纳污坑塘”转变的样本见证着人大监督工作闪亮的足迹。

五年来,坚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期待。生态环境美不美,人民群众感受最真切、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执法检查工作始终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将生态环境状况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作为执法检查的“规定动作”,连续组织开展覆盖全省13个市(地)的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样本近11万份,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客观评估全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每到一地,执法检查组都广泛听取五级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一线执法人员意见建议,累计召开座谈汇报会166场,听取556个部门、1100多人次的相关情况汇报,收集意见建议2300多条,倾听民意、集中民智,确保在依法监督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

五年来,紧跟时代要求勇于探索创新。全覆盖检查,省市县三级人大上下连通,汇聚监督合力。外脑式助力,发挥“智库”作用,行业领域专家作为“智囊”从专业领域帮助检查组查找问题、提出建议。台账式跟踪,建立重点问题清单、督办清单和整改数据库,动态管理“两单一库”,项项跟踪跟进。组合式发力,邀请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暗访暗查、随机抽查,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地域地形的特殊性,采用远程视频、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开展执法检查,打出人大监督“组合拳”。

五年来,持续推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深度挖掘影响法律实施、制约振兴发展、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累计梳理反馈410项问题清单。牵住问题“牛鼻子”,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找准监督切入点和着力点。铆足韧劲“钉钉子”,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污水处理、黑土地保护等专题调研,督促推动解决了佳木斯市备用水源地建设、倭肯河和阿什河污染综合整治以及秸秆露天焚烧等一批典型问题,有效发挥执法检查“监督利剑”作用。

五年来,奋力打造舆论高地。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执法检查全过程。执法检查组每到一处都带头宣讲法律,累计印发法律宣传手册、知识问卷7万余份,努力让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让守护绿水青山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龙江环保世纪行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美龙江”为主题,坚持线上线下互动,传统媒体新媒体联动,在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刊发刊播有影响力的稿件200余篇(条),积极宣传法律实施情况和取得成效。《奋力书写“天蓝地绿水清”人大答卷——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依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

  咬定青山不放松,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用生态之美引领发展之变,着力做好执法检查“后半篇”文章,不断推动治标与治本、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解决突出问题与治理体系建设相统筹,实现执法检查“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展现新时代人大的使命担当。

让质量成为龙江品牌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龙江振兴发展的必然选择。”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想要实现党代会的蓝图目标,我们必须守好龙江绿水青山,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以质取胜,打造标杆,以绿色树品牌,以质量赢未来。

农田夯实“大粮仓”、林地变成“聚宝盆”、湿地打造“景观城”……五年绿色铺路,五年生态之变,一组组数据呈现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绩单,坚定着我们走好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信心与决心:

各级政府全面落实法律规定,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组织13场标志性战役,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全部实现,成效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国家优秀序列,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全面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风能、光能、生物质、水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快速健康发展,清洁取暖面积达到6.24亿平方米。2021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94.8%,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5天、降幅58.3%,为2015年实施环境质量新标准以来最优;

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0.4%,比2016年提高15.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1.5%,4条河流退出劣V类,松花江干流国控断面和出境断面(同江)水质稳定在Ⅲ类,倭肯河治理受到国务院通报嘉奖,22个地市级、24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水量达标率达到双100%,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98%和94.48%;

开展黑土地保护专项行动,全力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完成1.9亿亩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持续推进化肥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构建覆盖全省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实施耕地环境质量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风险严格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截至2021年底,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82%、97.5%和86%,农药和农用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减幅26.7%和12.2%,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分别达到319万吨/年、4.7万吨/年,较2015年分别提高856.2%和97.8%……

五年来,每一个生态环境领域新变化的背后都有龙江人为生态向好努力的身影,都彰显着我省依法推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毅恒心。让绿水青山“敲开”金山银山之门,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龙江正在奋力书写的时代答卷。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子孙万代,事关永续发展。绿色发展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省人大常委会将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法治方式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