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态环境,树枝子不让烧了,每年冬天修剪掉的桃树枝子没地方放,只能在道边儿堆着,走道儿都不方便,‘生态桥’实施以后,我们把这些树枝交到指定地点,没有了乱堆乱放,现在田间地头都利利索索的,干活都敞亮了。”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寅洞村的胡殿文大哥说。
进入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寅洞村,大小街道干干净净,家家户户门口敞敞亮亮,几年前的寅洞村跟现在可有着天壤之别。2017年2月,刘家店镇直面人居环境问题,以治理“树枝子”、“粪汤子”为突破口,开始实施“生态桥”治理工程。鼓励农民把果树枝条等农业废弃物统一收集,将收集的树枝运到“生态桥”厂房,“生态桥”运营企业将树枝统一处理,运用技术手段制作高品质有机肥,有序还田,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镇、企、村有序联动,建立起“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
“生态桥”开始实施时,镇里开展地毯式宣传动员,号召广大村民参与,但村民始终持观望态度,村里党员干部就带头参与交树枝子,利用烂树枝子兑换东西,1吨果园废弃物可兑换1吨有机肥或是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村民看到了切切实实的实惠,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进来,纷纷把自家堆放在马路边、田间路等公共区域的烂树枝打捆装车运到厂房,整理上交,兑换点生活物资。“生态桥”治理工程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4年来,“生态桥”工程已引导农户自发上交了“九废”12.7万余吨。现阶段,刘家店镇正在加快建设“生态桥”示范园区,坚持“高效能、现代化、生态化”的标准,建成后将持续惠民政策,服务民生。
寅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邢术贺高兴地说:“‘生态文明积分’让我们看见了啥叫干净整洁的村,现在大小街道、家家户户门口都干净了,瞅着也好看了,我们村是越来越美了。”
自“生态桥”工程实施以来,刘家店镇积极探索创新“生态文明积分”制度,村民的日常生态文明行为不仅可以获得积分,还可以利用积分兑换东西,进一步促进村民良好习惯的养成。
“生态文明积分”从农事生产延伸到了村居生活,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赋分,正向的生态文明行为进行加分,例如上缴树枝、垃圾分类。负向的不利于生态文明的进行减分,例如门前乱堆乱放。积分巡查员不定期进行巡查,加减分公平公正,村民也也开始注意规范个人、家庭的环保行为,村居整体环境大改善,如今的刘家店镇寅洞村的街道干净,每家每户门口敞亮整洁。
刘家店镇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三农”紧密结合,无论是“生态桥”治理,还是“生态文明积分”都极大地推动了农民环境自治。刘家店镇积极倡导人人践行文明行为,促进人居环境标本兼治,把烂树枝子变废为宝,美丽宜居乡村正在显现,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