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重要发布 > 专题 > 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 北京在行动 > 推荐

李伟主任赴昌平区调研生活垃圾分类情况

日期:2020-08-21 来源: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北京人大网讯 为做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工作,8月18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同志带队,赴昌平区调研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云广,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城建办、研究室相关负责同志,市城管委、市科委、昌平区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首先来到位于“回天”地区的新龙城社区。该社区分为5个小区,共计6700余户,2万余人,属于典型的户数密集社区。2020年4月3日起,社区内开展可降解厨余垃圾袋试点工作,居民家用小桶和户外厨余垃圾大桶两种规格垃圾袋,受到居民和环卫工人认可。截止目前,累计发放可降解垃圾袋近1.8万个,充分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高了厨余垃圾的收集质量。随后,调研组就近来到自行车专用路,实地查看道路管理运行情况。自行车专用路有效缓解13号线回龙观与上地区域的交通压力,改善区域绿色出行环境,对优化区域交通组织结构,促进该地区交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调研组实地调研了位于昌平区南邵镇的北京爱分类科技有限公司,听取了爱分类前端分类、及时收运、封闭运输、精细分拣和资源利用的全过程汇报,查看了分拣车间运行管理情况。爱分类以“两桶一袋”为标志性做法,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严格区分,将可回收物不分品类、不分高低价值进行统一收集。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方便,打破传统高低附加值之分,力求实现生活垃圾减量最大化。

  调研组最后调研了兴寿镇辛庄村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兴寿镇垃圾分类从辛庄村开始探索,在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做法的基础上,以点带面,逐渐在全镇进行推广,形成农村垃圾分类的“兴寿模式”。在专业环保机构的指导下,兴寿镇各村撤桶建站、垃圾不落地。每天由环卫工人按照固定时间上门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到村级垃圾分类站,再由镇环卫中心统一处置。收集的农业废弃物和落果,经粉碎后与厨余垃圾、中药渣、矿物质和自制菌种搅拌混合,发酵成肥,使农业垃圾得到有效的利用。

  李伟主任在调研中对昌平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给予了肯定,同时强调各级人大要充分利用代表联系机制,动员代表带头分类,积极履职,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意见,推动条例贯彻实施,监督和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法定职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城建环保办公室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