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段淑珍:一份议案解了颐和园东宫门之“困”

  原标题:段淑珍代表 一份议案解了颐和园东宫门之“困”

  今年73岁的段淑珍,是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原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也是本届两会年龄最大的人大代表,自1992年履职以来,她总共担任过4届人大代表。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人,段淑珍说,环境建设、社会治理现在越来越得到重视。

  让她感触很深的一个经历,是去年市人代会上她领衔提交了一份《关于恢复历史规制,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议案,当时这份议案中关注了颐和园东宫门外,南北宽120米、东西长150米的外广场区域多年来被用作公交场站、停车场。这些场站导致文物暴露在车流和人流中,东宫门外区域人车混行、人满为患,更破坏了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在这次人代会上,共有3个代表团和179人次代表提出了16件关于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方面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决定合并为一项“聚焦‘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议案,交市政府办理。段淑珍代表关于颐和园东宫门公交场站的议案就是其中之一。

  此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议案办理启动会,听取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议案办理工作方案的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又组织调研组到多个区进行实地调研。去年7月27日,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副市长王宁在报告中回应了议案办理情况。王宁表示,已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考虑颐和园东宫门公交场站搬迁和公交车、私家车、人流量以及旅游路线的合理安排,恢复颐和园历史建筑规制的完整性。

  去年9月25日,相关部门开始实施场站腾退及线路调整方案。颐和园东宫门场站驻车功能全部迁出,引入西苑枢纽站。

  段淑珍说,车场挪出,这只是第一步,后续工作还要跟上,她也将继续给予关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要发挥好桥梁作用,尽职履责,反映基层群众的呼声,从这些年她提过的关于老楼加装电梯、老年饭桌、老年驿站等议案中,都能感受得到政府部门对民生的关注、对议案的高度重视。


相关信息:

主办: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承办: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