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高院院长杨万明昨日向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工作 政协委员首次列席听取 全市法院现有员额法官2628名
昨天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万明作工作报告。市政协委员首次列席听取并讨论报告。
报告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时,提到五部分内容,包括依法公正审理各类案件,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公正司法体制机制;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构建阳光、高效、便民诉讼机制;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打造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审判队伍;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其他各方面监督。
报告显示,五年间,法院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和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共对10847人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报告称,五年间,法院审结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案件1549件,其中,被告人原任省部级职务的9件,司局级职务的127件,与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有效衔接,依法审判全国首例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案件。
2014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对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确定了政策导向,其中一个重要政策导向就是对法官实行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管理制度,建立法官员额制。最高法院发布的“四五纲要”则更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法官员额制,对法官在编制限额内实行员额管理”。
杨万明在报告中透露,北京法院在2016年分两批遴选入额法官的基础上,2017年建立常态化的法官遴选机制,落实初任法官到基层法院任职和上级法院法官逐级遴选制度。目前,全市法院现有员额法官2628名,法官入额都由市法官遴选委员会把关。
报告称,北京法院同时建立法官员额退出机制,85名法官因离开审判岗位或审判质效未达标退出员额。落实法官单独职务序列和工资制度,实现全市三级法院财物市级统管,各法院均作为市财政一级预算单位,更好保障法院依法独立履行审判职责。
报告显示,目前,法院院庭长已不再审批签发未参与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而是直接审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2017年,院庭长结案227179件,同比上升63.7%,占结案总量的29.3%。法院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增配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1314名,组建以法官为中心的多样化办案团队,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保证法官集中精力坐堂问案、拍板定案。
报告对目前备受关注的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建设也有提及。报告显示,在批发市场、污染企业疏解和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建设中,法院妥善化解商铺租赁、拆迁补偿等大量矛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提供司法保障。(李铁柱)
亮点
公正审理
审结职务犯罪案中9件涉及省部级
市高院工作报告: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审结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案件1549件,其中,被告人原任省部级职务的9件,司局级职务的127件。
解读:近年来,北京法院先后审结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受贿案、国家能源局腐败窝案、国家安监总局原局长杨栋梁受贿、环保部原副部长张力军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
201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部署在三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监察委有监督、调查、处置三项职责,可采取12项措施。其中,留置取代了之前的“两规”措施。
审结全国首例监察委移送案
市高院工作报告:与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有效衔接,依法审判全国首例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案件。
解读:通州法院审结了全国首例监察委调查终结移送审判的职务犯罪案。35岁的李某利用担任通州区某镇财政所出纳的职务便利,多次将公款转入个人账户,用于股票交易。因涉嫌犯挪用公款罪,李某于2017年4月7日经通州区监察委员会决定被留置,经通州区人民检察院决定被逮捕。通州法院以李某犯挪用公款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自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启动以来,监察委如何办理案件、所办案件如何与检察机关衔接、案件流程有何变化等问题一直受到外界关注。该案判决书显示,一审判决是经过通州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根据被告人李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作出的。
惩治校园欺凌 未成年暴力伤害也受制裁
市高院工作报告: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惩治黄赌毒、暴力伤医、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开展法制副校长进校园等工作,落实普法责任制,扩大审判社会效果,促进平安北京建设。
解读:根治校园欺凌,保护未成年人,法律介入必不可少。2017年2月,西城区某职业学院内,女学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被告人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女学生,并拍摄视频。其间五名女被告人脱光了一名被欺凌女同学的衣服予以羞辱,并用手机拍摄了羞辱、殴打视频。2017年11月2日,西城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这一判决表明,未成年人实施暴力伤害,同样不能逃避刑法的制裁。
体制改革
立案登记制度使法院收案数量激增
市高院工作报告:全市法院五年共计新收案件2908816件,结案2824431件。其中,市高级法院新收58882件,结案57631件;2017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769817件,结案774618件,在新收案件持续大幅上升情况下,连续两年结案数超过新收案件数,有效扭转了未结案持续上升趋势,审判质量稳步提升,2017年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90.7%,比2012年提高4.3个百分点。
解读:2015年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2015年5月1日,立案登记制开始正式实施。
立案登记制实施后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法院收案数量激增,以2015年上半年为例,全市法院新收案件309262件,同比上升20.4%,新收案件数量一下达到历史最高值。而2015年全年北京法院收案601849件,比立案登记制实施之前的2014年多了14万件。
近两年法院收案数量每年都在增长,2016年,北京法院全年收案651614件,到了2017年,新收案件数达到惊人的769817件。
机制创新
军地法院互相协作
市高院工作报告:建立军地法院协作机制,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权益。
解读:据北京一中院副院长孙国鸣介绍,2016年2月中央军委要求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以来,北京一中院受理的涉军案件数量更是明显提升。从案件类型上看,涉军纠纷多集中于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这类纠纷往往涉及人数众多,利益关系复杂,还存在背景关联性弱等特点,给法院甄别带来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2017年11月21日,北京一中院与中部战区军事法院正式签订文件,建立军地法院司法协作机制。
针对因国家推进军民融合战略而导致的涉军案件甄别难,地方法院设立专门立案窗口受理涉军案件,并通过询问当事人、审查相关材料等方式,甄别涉军案件。经过甄别属于涉军案件,在立案登记系统中要特别标明,同时要将案件情况及时通报军事法院,由军事法院协助查明部队当事人归属、隶属情况,甄别主体是否适格、准确。
针对军地法院面临的执行困难问题,军地法院决定在涉军案件的执行文书送达、被执行人查找、财产调查、现场执行、涉案财物处置等方面互相提供协助,积极沟通协调,采取有效措施,督促相关单位和个人依法履行生效裁判。
公益诉讼
通过“毒跑道”公益诉讼推动幼儿园环保建设
市高院工作报告:完善公益诉讼审判机制,发挥公益诉讼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
解读:近年来,环境保护备受社会关注,在环保组织提起的幼儿园“毒跑道”公益诉讼中,法院通过依法审判推动多家幼儿园拆除污染环境的塑胶跑道。
2016年3月26日至4月1日,朝阳区刘诗昆幼儿园铺设塑胶跑道。投入使用后,塑胶跑道向外散发刺激性气味。中国绿发会以刘诗昆幼儿园破坏大气和土壤环境,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侵害为由向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这是因“毒跑道”事件引发的全国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
2017年4月,这起公益诉讼以调解方式在北京四中院正式结案。根据调解协议,刘诗昆幼儿园拆除园内铺设的塑胶跑道并铺上草坪,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向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捐助10万元。
实际上,该案的调解范围不限于涉案幼儿园,而是通过调解推动刘诗昆幼儿园集团公司下属其他多家幼儿园拆除塑胶跑道,并已实际执行。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铁柱
数读
2013年至2017年审结行政案件69738件,其中,以国家部委为被告的案件9110件。
2013年至2017年受理执行案件689366件,执结669205件。
启动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
试点开展后被告人获得律师辩护比例从4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85495条,限制高消费57622人次,
司法拘留3588人次,对36人判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开展办案规范化建设,编撰300万字的办案规范,
使各类案件、各个环节有章可循。
购买社会服务增配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1314名。
落实立案登记制度,当场立案率95.7%。
实行独任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制定独任法官、审判长、合议庭成员等各类人员权责清单,
改革后,99%以上的裁判文书由独任法官、合议庭直接签发。
2017年,院庭长结案227179件,同比上升63.7%,占结案总量的29.3%。
-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