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政府首次亮出国有资产“家底” 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约6.4万亿元
本市国有企业的资产盘子究竟有多大?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到底掌管着多少国有资产?全口径、全覆盖的国有资产“家底”,昨天首次以综合报告的形式出现在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
截至2017年末,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约6.4万亿元。从今年起,国有资产账单公开将成为本市信息公开的常态化内容之一。
综合报告每年书面报送人大审议
记者注意到,昨天上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本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本市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
“这是我市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要求的重要改革举措,是首份国有资产综合报告。”市财政局局长吴素芳介绍。今年7月,市委印发了《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决定自2018年起,市政府每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主要包括全面反映各类国有资产基本情况的综合报告,以及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等专项报告。综合报告每年以书面形式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届末年份作口头报告。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一至二个专项报告的口头报告。
本市第一本涵盖各级各类国有资产的账单
本市国有资产的“家底”究竟有多厚?《综合报告》披露,截至2017年末,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64185亿元,负债总额42541亿元,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14614亿元;本市控股及参股地方金融企业资产总额为57080亿元,负债总额52926亿元,所有者权益4154亿元,本市国有资本约占总股本的三分之一;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9812亿元,负债总额2323亿元,净资产7489亿元;全市国有土地316063公顷,已查明矿产储量并编入《北京市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67种,市属国有林场实有林地面积65947公顷,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92毫米,形成水资源总量29.77亿立方米,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27.75亿立方米。
“可以说,这份《综合报告》在内容上实现了全口径、全覆盖、全方位,是我市第一本涵盖各级各类国有资产的账单。”吴素芳表示,《综合报告》的编制坚持从实际出发,并对标国务院综合报告,统计了企业国有资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全面反映了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处置和监督的实际情况。
银行类企业资产总额占比最大
《金融专项报告》则聚焦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情况,重点介绍了本市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总量、分布与行业结构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以及下一步推进完善本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工作思路与措施。
报告披露,截至2017年末,本市地方金融企业资产总额为57080亿元,负债总额52926亿元,所有者权益4154亿元,本市国有资本约占总股本的三分之一。从行业结构看,银行类占比最大,截至2017年末,在本市国有金融资本中,银行类企业资产总额、国有资本、本市国有资本分别占99%、75%、66%。
“以财政部布置的2017年金融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为基础,市财政局汇总统计了银行类等本市地方金融企业的资产总量和布局情况,初步摸清了重点地方金融企业的家底,为全面加强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吴素芳表示,对照中央文件要求,《金融专项报告》中也提出了本市下一步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初步思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进金融改革开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重要作用。
人大声音
市人大财经委认为,总的来看,报告中反映出本市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仍需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本尚未完全纳入统一监管体系。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有待完善,存在着授权不清、职责分散的问题。国有金融企业风险防控仍需加强。有的企业存在风险指标控制不够、合规经营不足等问题,不利于风险管控。国有金融资本布局不尽合理,对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大,国有资产报告体系还需健全完善。
市人大财经委建议,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实现分类上缴收益、统计核算等要求。开展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本出资人管理的立法调研,纳入立法计划。完善国有金融企业风险分析等工作,强化同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联动,会商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的措施。积极扩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等业务,缓解北京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建立查出问题整改问责的长效机制。(高枝 武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