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 薛睿杰
从“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一以贯之彰显了“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从加强民生领域立法监督工作,聚焦重要民生关切作出重大决定,再到督办民生相关议案建议,在市委领导下,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持续在法治轨道上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保护人民、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
在5月底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北京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决定》,听取6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代表议案审议结果报告,二审《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草案)》,以法治统筹发展和安全,增进民生福祉。
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以法治力量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一步。
以法治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在国家乡村振兴促进法基础上,《北京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突出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理念,突出发挥首都乡村特有功能,进一步明确了本市乡村振兴工作谁来促进、促进什么、以何促进、如何保障问题,推动构建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局中,充分体现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突出大城市带动大京郊,《条例》充分体现上位法关于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要求,推动缩小城乡差别、保障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明确市、涉农区人民政府在推动城乡水电气热等公共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乡村下沉、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纵向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具体职责。
突出大京郊服务大城市,《条例》充分体现乡村在保护利用农业资源、供给重要农产品、构建首都生态屏障、传承京韵农味乡村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聚焦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引导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产业在乡村布局建设、建设农业中关村和种业之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三块地”改革、“点状供地”等作出规定。聚焦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对环京地区生产供应基地布局提出要求。聚焦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等作出规定,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以制度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条例》充分体现地方性法规的补充性、实施性、探索性作用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特点。在城乡融合、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宜居、乡村治理方面,将本市行之有效实践经验上升为制度规定。比如,建立乡村振兴责任制,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又如,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制度,理顺乡村振兴“事责权”,确保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有关要求的落实。
立法过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体现民意民智。在市十五届、十六届人大常委会持续督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代表议案和相关建议基础上,全面征求涉农部门和涉农区意见,两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通过市、区、乡镇人大代表征集涉农区群众意见。经过三次审议,广泛凝聚立法共识。
“这是一部顺民意、惠民生、暖心民的地方性法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代表在审议发言时表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着力点,强化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都市型农业发展是创新点,体现促进型立法定位,压实乡村振兴责任是突破点,促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以法治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以法为盾,保护人民。
“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是近年来国内外发案率高、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犯罪类型,直接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次会议上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反电信诈骗法在本市实施情况的报告,结合工作需要和具体实际,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的法治“防火墙”。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根据执法检查报告,本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主要从四个方面完善治理长效机制。谋全域、抓统筹,构建打击治理新格局;打根源、断链条,形成高压严打新常态;重科技、强创新,锻造技术反制“撒手锏”;聚合力、创品牌,提升综合治理“新效能”。
“去年,有的区电信诈骗的案数降了50%,金额降了60%-70%”,在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充分肯定了本市成立全国首家省级反诈和查控中心,在全国率先开通96110反诈号码,以及2023年全市的打击治理工作实现破案和刑拘“双上升”,发案和损失“双下降”,避免群众经济损失73亿余元等工作成果。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什么屡禁不止?能否有效根治?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代表认为,“针对诈骗方式不断翻新的特点,最直接有效方法是,加强警示教育和案例教育”。“这方面还很薄弱,一些小区的反诈宣传一段时间就撤了,各种诈骗案例的宣传也有限”。建议在社区和学校常设反诈案例宣传栏,常态化加强青少年、老年人等重点受害群体的警惕意识。
大家在发言中提到最常见的四种诈骗套路。一是身份类,冒充“公检法司”、亲友、客服行骗。二是贷款类,以收取高额利息及手续费为目标的“校园贷”“解套贷”“套路贷”等。三是生活类,“网络婚恋”“高息理财”“出境旅游”。四是工作类,以“介绍工作”“网络兼职”等为掩护。主要通过网络等媒体的“擦边广告”,获取受害者信任。
根据前期调研和相关审议意见,表决通过的《决定》中有两条加强反诈宣传教育的专门规定。明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应当研究打击治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布警情提示、典型案例等。还规定了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传教育体系,形成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立足问题导向和责任导向,《决定》按照“需要几条,制定几条”“管用几条,制定几条”的原则,在上位法基础上,聚焦当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关键问题,共作出十项规定。围绕提升预防打击处理能力,重点强化公安、金融、电信、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压实电信、金融、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主体责任,增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协同性。
围绕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会议对本市实施动物防疫条例办法进行二审,并在会后第二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根据各方意见,下一步将在夯实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基础上,重点研究细化上位法关于“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方面规定。针对动物防疫工作体量庞大的特点,调研论证社会力量参与动物防疫和救助等工作的可行性,以良法善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锚定到2035年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首善标准做好立法、监督、议案办理等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贡献法治力量。
高质量制定《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代表表示,“这是一部有鲜明创新特点的地方立法,突出体现在政企民主协商沟通、政府守约践诺、数据跨境流动、外汇便利、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技能人才引进方面的制度设计,充分体现了首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丰硕成果和实践经验”。实践中广受好评的“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外企投诉工作机制”等,都上升为法规制度。为了保障这部条例的贯彻落实,本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等配套政策,形成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制度合力。
高质量办理代表议案,助力人民群众的民生关切在法治轨道得到有效回应。会议听取了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财政经济委、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农村委、社会建设委关于市十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的11项法规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推动做好相关立法的调研、立项论证和审议工作,提高法规制度设计能力和立法质量,以良法善治回应群众所思所盼。
这些法规案中,既有推动国际商事中心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内容,也有消防安全、非机动车管理、住房安全、养老服务、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等高水平治理等方面事项,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所思所盼。
以法治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指出,结合相关代表议案办理,下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对《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草案)等,进行一审。根据上位法动态和本市实际,适时开展《北京市消防条例》《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的修改。
以法治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以相关议案办理为契机,开展《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条例》《北京市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北京市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条例》《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修订)等法规立项论证工作。对《北京市老年人监护条例》开展立法调研,回应人民群众有关“急难愁盼”问题。
以法治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相关议案办理为契机,在《北京市永定河保护条例》立法中,加强与津冀晋蒙沟通协作,结合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以及赤水河等流域协同立法经验,深化永定河流域一体化管理制度设计。
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到议案办理和立法全过程。会议指出,将邀请提出议案的代表参加后续立法过程,凝聚立法“最大公约数”,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民生期盼。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法治保障下,城乡统筹安居乐业,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汇聚民意民智,高质量发展助力高品质生活。瞩望未来,幸福生活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