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浩荡东风,踏上新的征程。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北京团代表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民企活力、加快乡村振兴、助力养老育幼、优化分级诊疗、帮扶困难群体、共同富裕等“国计民生”,是代表们审议热点和建言重点,内容实、分量重、质量高,体现民意民智,体现民生“温度”,体现到国家相关工作中。
坚持人民至上,“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审议中,一组数据引起了代表们关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同时,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4200多万户群众从棚户区搬进了新房……代表们认为,造福人民,是最大的政绩,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应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稳中求进推进分级诊疗,研究加强基层医院学科建设和诊疗能力的可行措施,研究基层探索的医院托管、紧密型医疗集团、家庭医生试点经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中医“望闻问切”和基层医院的诊断能力。将符合条件的药店纳入基层医疗服务和医保体系,增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持之以恒抓好民生“七有”。幼有所育方面,用好基层社区文化宣传设施,增加爱国教育、安全教育、家庭教育、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内容。学有所教方面,把中西部教育发展放在区域发展突出位置,积累人才优势和发展后劲。弱有所扶方面,推动蓝领公寓等建设,探索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集体住宿新方式。延续惠企纾困优惠政策,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区分对待逾期还款个人和企业,对经济困难者不仅不能纳入“失信名单”,而且要尽力给予帮助。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计划以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实施方案,加大对农村薄弱地区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探索全民共有社保补贴制度,共享发展红利,应将社会保障作为市场经济前提和兜底。
把握首要任务,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北京团代表们在审议中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两个毫不动摇”等集中提出真知灼见。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优化科研考核机制,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基础科学研究两项重要任务结合好,探索长周期、大团队、全链条的评估机制,促进高精尖技术溯源性的基础研究。发挥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作用,以集团作战模式联合攻关硬核科技,结合重大场景应用迭代升级。支持企业高校科研装备开放共享,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方面发挥企业作用,强化科教、产教融合。推动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发展服务平台,解决医疗机构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问题。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体系,服务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健全符合产业工人需要现代化职业教育制度,完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联合培养、校企人员互聘等模式。
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视民营企业创新“生力军”作用,平等保障民营企业申请国家科研经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国家层面完善统一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等有利于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总结推广北京相关综合监管经验,打造平等开放的全国大市场。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先富带动后附,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依托为民服务热线等受理民营企业的“急难愁盼”,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
坚持首善标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
代表们认为,北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应当落实首都定位,担负起国家使命,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两区”建设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四个中心”“四个服务”蕴含巨大能量充分释放。更大力度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要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科技、经济、民生等深度融合,打造“创新联合体”“未来科创走廊”。支持在京高校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更大力度促进乡村振兴,关注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把人的因素摆在突出位置;关注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问题,增加生产性、经营性收入;结合农业用地实际状况,对不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作出更科学安排;统筹“点状供地”,打通“两山理论”转化路径;在农业全产业链上做文章,实现京郊产业旺、乡村美、农民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优化ETC软件,减少网约车为开具纸质发票在人工窗口排队。城市更新方面,在社区和街区更新中,提倡投建管运一体化模式。推进餐饮行业应用“绿色电力”和可再生能源。生物多样化保护要把河湖水质放在突出位置,为鸟类和野生动物提供安全水源。(文/薛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