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李克强谈民生问题 再新增三四百万农村转移劳动力
来源:北京晨报
日期:2018-03-21
原标题:李克强谈民生问题 再新增三四百万农村转移劳动力 扩大大病保险病种 今年城镇保证1100万人就业
未来将如何应对中国就业市场面临的诸多挑战?一场大病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在解决老百姓因病致贫问题上将会采取哪些新的举措?中国将如何解决两亿多人的养老问题?在昨天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就就业、医疗、养老、金融等热点问题逐一答记者问。
【谈就业】
把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对于大学生就业、转岗职工再就业、复转军人再就业等问题,李克强表示,就业成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
“失业是掩盖不住的。未来5年就业情况如何,要看今年做得怎么样。”李克强表示,过去5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有6600多万城镇新增就业,保持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就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天大的事。没有一个人就业,一个家庭就都毫无生气。如果大学生毕业就失业,那就没有希望,所以我们要将心比心,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把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李克强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城镇调查失业率列入预期目标,就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城乡就业状况,同时也是自加压力。
“今年城镇实际新增劳动力人口是1500万到1600万,我们定的目标是至少要保证1100万人就业,但方向是1300万人以上。前几年我们都做到了,今年也没有理由不做到。”同时,李克强指出,今年至少还要新增三四百万农村转移劳动力,“我们要责无旁贷地为农民工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
【谈医改】
至少使2000万人享受大病保险
有记者提出,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但一场大病就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的现象还是存在。政府在解决老百姓因病致贫问题上将会采取哪些新的举措?
对此,李克强表示,过去几年,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在过去的基础上完善基本医保制度,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医保网,这也是为了让人人小病能看、大病敢看。但同时,确实还有一些困难家庭看大病难,且不仅是困难家庭,还有一些享受不到优质医疗资源的家庭也存在有同样的问题。
李克强强调,今年,要在这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提高财政对基本医保的补助资金,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至少要使2000万人以上能够享受大病保险,而且扩大大病保险病种。同时要通过发展“互联网+医疗”、医联体等,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的大病患者能够方便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
“今年春节前,我到地方调研慰问,路过一个贫困人口家庭,临时进去,看到老人有大病,也有医保卡,但还是不敢去看病。这个情景至今挥之不去。的确,常说病来如山倒,我们就是要运用大病保险等多种制度,不让一个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李克强说。
【谈养老】
有能力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有记者提出,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但是养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而且还面临着很多人养不起老的问题。中国将怎么解决两亿多人的养老问题?
李克强表示,保证养老金足额发放、按时领取,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的确,有个别省份去年养老金收不抵支。我到一些老工业基地去调研,特别是今年两会下团,我首先问的是养老金能不能够及时足额发放。个别省份发放养老金之所以有困难,和当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减收有关,他们已经采取像盘活处置国有资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来保证及时足额发放。当然,中央财政也给了一定的帮助。”
李克强说,不可否认,有一些省份养老金会出现一些困难,但从全国范围来讲,我们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有能力的。去年末企业职工养老基金的结余是41000多亿元,当年也是收大于支。我们还有养老金的战略储备,就是社会保障基金拥有的资金在增加,去年达18000多亿元,完全可以保证全国范围内养老金做到按时足额发放。
【谈金融风险】
该戳的“脓包”还是要戳
有记者提出,前段时间,中国对一些保险类、金融类企业采取了强制性措施。下一步这样的做法是否会继续?这是否表明了中国新一轮风险点正在继续,中国是否有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对此,李克强回答说,“我要负责任地说,中国有能力防范、也不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因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金融运行也是稳健的。”
李克强表示,金融领域也有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规避风险的行为在兴风作浪。最近,我们监管部门主动出手、果断处理,就是要让这些点状的风险不扩散,该戳的“脓包”还是要戳,否则也有道德风险。而且在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累了经验。未来有类似的问题出现,我们还会坚决地处置。
【谈“互联网+”】
“互联网+”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有记者提出,最近几年,“互联网+”和共享经济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未来的发展可能还有一些障碍。所以请问李克强总理,对此怎么看?未来政府对推动“互联网+”有什么新的举措?
李克强说,如果说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这几年能够行稳致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世界科技革命新一轮浪潮中成功挂上了“互联网+”这个风帆,它催生了新动能,这几年我们还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成为发展主动力,使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从而有效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
“互联网+”不仅加出了新动能,而且它是最大的共享经济平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推动着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让科技精英也好,企业家也好,都有展现能力的更多机会,更让亿万草根能够发挥聪明才智,表现他们独特的价值。
【谈两岸关系】
不能容忍任何“台独”的企图
谈及两岸关系时,李克强表示,保持两岸和平发展,这是两岸民众的福祉所在。“我们会坚定按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对台湾同胞一直在考虑怎样为他们到大陆来工作、学习、生活,创造同等的待遇,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同属于一个中国,那就不能容忍任何‘台独’的企图、主张和行径,也不能允许外国势力打‘台湾牌’,这会给两岸同胞、给两岸关系都带来困难。我们愿意和认同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台湾政党、团体开展对话、协商,共同商谈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是民族大义所在。”李克强强调。
总理语录
人民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就是要保障基本民生,破除民生痛点,增加优质资源,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投资者千万不要听信那些非法集资者编造的竹篮子也可以打一筐水的神话。
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保护生产力,我们对各类合法产权的保护一直是放在心头,而且逢难必解。
对于“互联网+”,不能怕惹事、图省事,出现了某些问题就一巴掌打死;也不允许利用“互联网+”搞坑蒙拐骗,败坏“互联网+”的声誉,搞抹黑。(邹乐 曹晶瑞)
来源:北京晨报 日期:2018-03-21
原标题:李克强谈民生问题 再新增三四百万农村转移劳动力 扩大大病保险病种 今年城镇保证1100万人就业
未来将如何应对中国就业市场面临的诸多挑战?一场大病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在解决老百姓因病致贫问题上将会采取哪些新的举措?中国将如何解决两亿多人的养老问题?在昨天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就就业、医疗、养老、金融等热点问题逐一答记者问。
【谈就业】
把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对于大学生就业、转岗职工再就业、复转军人再就业等问题,李克强表示,就业成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
“失业是掩盖不住的。未来5年就业情况如何,要看今年做得怎么样。”李克强表示,过去5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有6600多万城镇新增就业,保持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就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天大的事。没有一个人就业,一个家庭就都毫无生气。如果大学生毕业就失业,那就没有希望,所以我们要将心比心,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把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李克强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城镇调查失业率列入预期目标,就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城乡就业状况,同时也是自加压力。
“今年城镇实际新增劳动力人口是1500万到1600万,我们定的目标是至少要保证1100万人就业,但方向是1300万人以上。前几年我们都做到了,今年也没有理由不做到。”同时,李克强指出,今年至少还要新增三四百万农村转移劳动力,“我们要责无旁贷地为农民工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
【谈医改】
至少使2000万人享受大病保险
有记者提出,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但一场大病就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的现象还是存在。政府在解决老百姓因病致贫问题上将会采取哪些新的举措?
对此,李克强表示,过去几年,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在过去的基础上完善基本医保制度,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医保网,这也是为了让人人小病能看、大病敢看。但同时,确实还有一些困难家庭看大病难,且不仅是困难家庭,还有一些享受不到优质医疗资源的家庭也存在有同样的问题。
李克强强调,今年,要在这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提高财政对基本医保的补助资金,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至少要使2000万人以上能够享受大病保险,而且扩大大病保险病种。同时要通过发展“互联网+医疗”、医联体等,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的大病患者能够方便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
“今年春节前,我到地方调研慰问,路过一个贫困人口家庭,临时进去,看到老人有大病,也有医保卡,但还是不敢去看病。这个情景至今挥之不去。的确,常说病来如山倒,我们就是要运用大病保险等多种制度,不让一个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李克强说。
【谈养老】
有能力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有记者提出,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但是养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而且还面临着很多人养不起老的问题。中国将怎么解决两亿多人的养老问题?
李克强表示,保证养老金足额发放、按时领取,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的确,有个别省份去年养老金收不抵支。我到一些老工业基地去调研,特别是今年两会下团,我首先问的是养老金能不能够及时足额发放。个别省份发放养老金之所以有困难,和当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减收有关,他们已经采取像盘活处置国有资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来保证及时足额发放。当然,中央财政也给了一定的帮助。”
李克强说,不可否认,有一些省份养老金会出现一些困难,但从全国范围来讲,我们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有能力的。去年末企业职工养老基金的结余是41000多亿元,当年也是收大于支。我们还有养老金的战略储备,就是社会保障基金拥有的资金在增加,去年达18000多亿元,完全可以保证全国范围内养老金做到按时足额发放。
【谈金融风险】
该戳的“脓包”还是要戳
有记者提出,前段时间,中国对一些保险类、金融类企业采取了强制性措施。下一步这样的做法是否会继续?这是否表明了中国新一轮风险点正在继续,中国是否有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对此,李克强回答说,“我要负责任地说,中国有能力防范、也不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因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金融运行也是稳健的。”
李克强表示,金融领域也有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规避风险的行为在兴风作浪。最近,我们监管部门主动出手、果断处理,就是要让这些点状的风险不扩散,该戳的“脓包”还是要戳,否则也有道德风险。而且在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累了经验。未来有类似的问题出现,我们还会坚决地处置。
【谈“互联网+”】
“互联网+”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有记者提出,最近几年,“互联网+”和共享经济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未来的发展可能还有一些障碍。所以请问李克强总理,对此怎么看?未来政府对推动“互联网+”有什么新的举措?
李克强说,如果说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这几年能够行稳致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世界科技革命新一轮浪潮中成功挂上了“互联网+”这个风帆,它催生了新动能,这几年我们还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成为发展主动力,使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从而有效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
“互联网+”不仅加出了新动能,而且它是最大的共享经济平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推动着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让科技精英也好,企业家也好,都有展现能力的更多机会,更让亿万草根能够发挥聪明才智,表现他们独特的价值。
【谈两岸关系】
不能容忍任何“台独”的企图
谈及两岸关系时,李克强表示,保持两岸和平发展,这是两岸民众的福祉所在。“我们会坚定按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对台湾同胞一直在考虑怎样为他们到大陆来工作、学习、生活,创造同等的待遇,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同属于一个中国,那就不能容忍任何‘台独’的企图、主张和行径,也不能允许外国势力打‘台湾牌’,这会给两岸同胞、给两岸关系都带来困难。我们愿意和认同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台湾政党、团体开展对话、协商,共同商谈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是民族大义所在。”李克强强调。
总理语录
人民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就是要保障基本民生,破除民生痛点,增加优质资源,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投资者千万不要听信那些非法集资者编造的竹篮子也可以打一筐水的神话。
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保护生产力,我们对各类合法产权的保护一直是放在心头,而且逢难必解。
对于“互联网+”,不能怕惹事、图省事,出现了某些问题就一巴掌打死;也不允许利用“互联网+”搞坑蒙拐骗,败坏“互联网+”的声誉,搞抹黑。(邹乐 曹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