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网讯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本市8月份开展了促进文明行为社会调查活动。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起草工作专班在充分吸纳社会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将市民最支持和最反对的20多项行为在法规中予以规范,形成了《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为了进一步凝聚共识,10月10日至10月20日,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及媒体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同时,起草工作专班还广泛征求了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部分人大代表、市政府相关部门、十六区人大、十六区文明办、部分街道和社区、相关领域行业组织和企业等方面的意见。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意见建议200余条,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项立法将文明行为规范上升为法律制度,对引导和培育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很有意义。是新时期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扎实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有力举措。
反馈意见主要集中在提升法规规范的具体性、可操作性和表述准确性方面,包括进一步结合首都社会治理实际和城市文明水平现状,细化倡导的文明行为和重点治理的不文明行为的内容、科学设置处罚种类和幅度、准确界定执法主体、完善奖惩机制、强化个人诚信系统作用等,同时对部分条款的表述提出了具体建议。
在这次公开征求意见工作中,众多媒体积极参与,将征求意见与文明行为宣传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例如10月12日,《央视财经评论》节目对我市文明行为促进立法情况进行报道,节目嘉宾对法规涉及的高空抛物、奖惩机制、市场主体参与文明行为规范等法律问题也表达了观点和建议,达到良好的宣传普及和凝聚共识的效果。
部分网络媒体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征求法规意见的链接,也向网民开辟了征求意见渠道。到目前为止,网络媒体关于“《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信息量达到5949条,其中新闻网页及客户端2318条,微博3159条,微信237条。网民主要针对不文明行为与积分落户挂勾、强化文明行为激励回馈制度、进一步完善处罚和惩戒措施等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目前,社会建设委员会工作机构将各方面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汇总整理,起草工作专班边研究边修改,尽量吸收合理意见,对草案进行完善。(社会建设委员会工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