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重要发布 > 重点工作 > 监督纵横 > 监督动态

李颖津副主任带队赴北京市五十五中学、芳草地国际学校调研本市国际学校建设情况

日期:2019-10-14 来源: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北京人大网讯 10月1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颖津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宗侨外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赴北京市五十五中学、芳草地国际学校调研本市国际学校建设情况,并在芳草地国际学校多功能厅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市教委领导、朝阳区、东城区人大常委会主管领导以及芳草地国际学校、五十五中学、八十中学、人大附中朝阳分校、王府学校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和座谈。

  调研组实地调研了北京市五十五中学、芳草地国际学校建设情况,调研走访了外国学生活动中心、教学设施,并观看了学生文体课程和艺术表演。五十五中学、芳草地国际学校负责同志随行汇报。座谈会上,观看了芳草地国际学校、五十五中学、八十中学、王府学校工作情况宣传短片,听取了市教委负责同志汇报全市国际学校建设情况,分别听取了芳草地国际学校、五十五中学、八十中学、人大附中朝阳分校、王府学校负责同志汇报国际学校建设情况及在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校建设,为首都“国际交往中心”服务提出了意见建议。

  调研组成员围绕进一步加强北京全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学校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涉外服务软硬件水平,增强首都对外吸引力和文化辐射力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李颖津副主任指出:国际学校作为建设北京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融入度、展现文化魅力、彰显大国之都风范的一张靓丽名片,日益发挥出其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展现北京市对外交往能力水平、展现首都北京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单位。通过加强国际学校和国际社区的建设,可以争取更多国际组织在京落户,更多留学生、外籍人士来京学习、工作。

  李颖津副主任就加强国际学校建设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国际学校伴随首都四十年开放发展,取得跨越式的巨大发展,成为首都独具优势的竞争软实力,还需继续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国际学校资源优势,发挥出可借鉴、可推广的品牌效应,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提供更大的助力。二是积极探索国际学校建设新方式,推动公共基础教育资源和市场化教育资源明确划分,既使传统教育引入优秀国际教育资源投入,又能使国际学校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达成双赢效果。三是要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找准关键节点,立良法、促善治,积极推动涉外公共服务领域、涉侨公共事务管理领域的立法和监督工作,进一步提升首都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为北京市进一步对外开放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民宗侨办公室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