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代表 增设非遗校本课程和社团
昨天上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清就《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进行了说明。非遗条例草案在人大代表中引发热议。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昨天告诉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常重要,人大附中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设非遗校本课程,增设非遗内容的学生社团。
翟小宁说,北京市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非常有意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兴盛,国家兴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跟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来说,就像空气一样,弥散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中,也浸润着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我们现在很多艺术欣赏活动都跟非遗相关,比如昆曲、京剧、相声,还有一些传说。”
翟小宁认为,北京的非遗保护传承做得很好是与北京首都的历史地位相关的。北京是古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因此非遗项目特别多。提升北京国际影响力,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其中就包括非遗的传承。
人大附中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大力倡导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引领学生的成长,非遗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翟小宁说,2018年有一位人大附中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特别优异的成绩,他就是学校曲艺社的核心成员,说相声、快板书都非常出色。目前人大附中已经开设了数十门非遗内容选修课,比如剪纸、风筝等。学生很喜欢这些课程,既获得了艺术的享受,也感受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市人大代表、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今年海淀将持续做好非遗进校园传承保护工作,组织编撰非遗校本系列教材。翟小宁透露,未来人大附中还会进一步研发开设更多的非遗校本课程。此外,还要设立更多的非遗内容学生社团。
有些人担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并不能带来足够的经济收益。对此,翟小宁认为,不能仅仅从经济效益看待非遗,应该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基因传承来看非遗传承,非遗传承也会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增量。比如,很多外国朋友到北京看京剧,就像我们很多人去俄罗斯会看芭蕾舞。他们会认为,这就是中国的歌剧,这是一个标志,是潜在的影响力。(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