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法院亮相2025服贸会
9月10日至14日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在北京举行
本届服贸会主题
数智引领
服贸焕新
北京法院参与其中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
受邀参加服贸会并作主旨发言
北京石景山法院开设“线上分会场”
普法、释法、答疑
一起来看看!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方炜副院长受邀参加服贸会专题活动并作主旨发言。方炜副院长表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坚持以规则构建推进商标保护体系完善,通过改革创新提升司法质效,努力为品牌创新提供更加公平、有力、高效的司法保障。
一是坚持贯彻平等保护理念。作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始终坚持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创新成果和品牌权益,坚持中外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遵守同样的证据规则、适用同样的裁判标准和救济原则。
二是深化构建协同治理规则。立足审判职能,完善诉讼规则,促进司法与行政审查标准统一,及时制发司法建议,严厉打击不诚信诉讼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纠纷,着力构建包括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在内的大保护格局,积极维护商标注册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
三是积极推进审判机制创新。聚焦便利涉外诉讼服务,编写发布《涉外案件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办理参考》,为涉外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了明确指引。探索开展“法护创新”巡回审判行动,以优质知识产权司法服务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方炜副院长指出,一个稳定、公平、可预期的司法保护体系,是激励创新、保障品牌发展的重要基础。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持续创新审判机制,为共建全球品牌新生态贡献中国司法智慧与力量。
9月11日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长新应邀参加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国际大会,并发表了题为“发挥司法职能 迎接数字挑战 助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
会上,赵长新副院长主要介绍了当前服务贸易变革对知识产权司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近年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在互联网司法服务保障大局发展的经验做法。
赵长新副院长表示,健全、有效、动态发展的知识产权制度支撑和高水平司法保护已成为推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的关键支撑,要处理好创新与激励、发展与规范、私益与公益、裁判与治理的关系。北京互联网法院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回应知识产权司法需求,审理了“全国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侵权案”“全国首例‘车联网’著作权侵权案”“全国首例涉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案”等一批具有填补空白、树立规则、先导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坚持发展规范有机统一,助推平台适应技术变革前瞻治理;统筹公益私益辩证关系,保障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作用;推进协同协作走深走实,探索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路径,打造“1+N”数据权益巡回审判机制,积极参与司法服务延伸。
未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将持续找准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大局的着力点,妥善处理好新类型涉网案件,为营造开放包容、公平有序的国际经贸环境,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石景山法院入驻服贸会,法律问题“一站式”搞定!
9月10日,石景山法院联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会场设立“璞石法官e站”。石景山法院精心选编《砺石明法·护企安商——司法案例深度解析与法律应用指南》,集中发布涵盖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科幻+、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十余个司法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裁判规则与风险提示,通过“一案一策一建议”,为参会企业提供法律指南。
该院还特别制作了“璞石在服贸”系列视频,开展“云端说法”,全方位解答展商关心的知产保护、商事纠纷、用工风险等问题,并通过巡馆送法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米”。
服贸会现场,还与石景山区工商联、商会及企业代表交流座谈,参加外资企业圆桌会议,解答企业典型性、普遍性涉诉问题及风险样态,为企业纾困解难。
为进一步提升驻会司法服务覆盖面,石景山法院创新“双线”服务模式,法院本部同步开设“线上分会场”,参会企业和公众通过视频连线即可获得院内专家团队的细致回答,真正做到司法服务“不掉线”。